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公司行业>正文

唯糯堂“炙酒”——苏轼的爱,90后更爱

时间:2018-03-22 13:06:55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从传承百年的茅台,到去年的网红酒“江小白”,无酒不成宴的餐桌文化为聚会平添了许多热闹,却也成为不胜酒力者的尴尬。

黑马杀出 重塑酒桌文化

近日,由唯糯堂出品的精酿客家“炙酒”悄然上市,凭借低度数、好口味、高营养的养生优势,迅速占领90后年轻人的聚会餐桌,在各大餐厅、酒吧、商务会所供不应求。

北京某酒吧90后老板告诉笔者:“现在的年轻人,鄙视老一辈的拼酒文化,都知道身体是自己的,没必要和谁较劲!我进了许多高度数洋酒,没卖出几瓶,反倒是唯糯堂的“炙酒”,喝过的都是回头客。”

唯糯堂出品的优味客“炙酒”,分为红颜和黑珍珠两种口味,红颜清甜爽口,黑珍珠蜜甜醇厚。

千年宠爱 源远流长

虽说是市场的新宠,但“炙酒”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炙酒”又名“老酒”,源自广东梅州客家,酿酒是客家女子的独有技艺,在当地,女人会不会持家,很大程度上就看能不能酿出好酒,苛刻的传统铸就了严谨的工艺。早在晋代,《南方草木状》卷上曾记载:“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

苏轼畅饮“炙酒”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颇爱“炙酒”,曾在其《酒子赋》中赞道:“南方酿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今按,州中酒以人家久藏者为佳,谓之老酒。市酤味淡,谓之水酒。其作酒未炙者为子酒,即酒子也,味甜而易变。水酒亦不可留。唯老酒味厚者,稍能致远,当时梅守送公者必老酒也。”

由此可见,“炙酒”传承到今天,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检验。

感性酿酒 理性养生

唯糯堂创始人陈云,广东梅州客家人,上百年的家族“炙酒”酿造经验,从配方到工艺,无出其右,让家乡的味道走向世界,让千年的酿酒文化得以传承,是唯糯堂创立的初衷。

独一无二的炙酒酿造工艺

唯糯堂“炙酒”采用纯天然配方,原材料客家糯米,生长在全年气温较低的梅州山区,生长期漫长,整体口感甜美,带有焦糖、麦芽糖、桂花糕的香调,糯米历经浸泡、沥水、蒸米、加酒曲降温后,入坛发酵,榨取的酿液历经火炙,再封装储存,入口几乎没有酒精感,米香浓郁,微醺不醉。


中国营养学会曾对“炙酒”进行专题研究,发现酒中含有大量的硒元素,硒元素被医学界公认为“抗癌之王”,适量补硒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盛产“炙酒”的梅州人均寿命高达80岁,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



于此同时,“炙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健脾养胃、美容养颜、安神助眠的功效,对于忙于工作、应酬的年轻人,无疑是一瓶佛系养生的补剂。

历史的车轮总是周而复始,几百年前苏轼的最爱,如今又成了90后的最爱,还没喝过“炙酒”的你,也来尝尝这沉淀千年的味道吧。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