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正文

一家五代划船百年能绕地球六圈 但他们从未离开那条小河

时间:2018-04-10 16:24:28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过河——”“来啦——”在青山绿水环绕的渡口,有一位艄公撑着木船日夜往复,义渡附近的村民,为小河横亘的山村搭建了一条连通两岸的坚固“桥梁”。水流悠悠,时光匆匆,老艄公的头发慢慢花白,他的儿孙又接过蒿杆传承善举。如此百年,这渡口的两岸之间始终有一条义渡的小船,每日接引乘人顺顺当当的走,安安心心的回……

在湖北省恩施市与建始县交界处的大沙河渡口,南来北往的行人川流不息,渡船是两岸农户、学生出入必要的交通工具。大沙河村的艄公万其珍一家五代百年如一日,在这个老渡口义渡乡邻分文不收,只因祖上一句承诺嘱托。在道道全独家特约赞助播出的《欢乐中国人2》第7期节目中,老万一家的渡船划到了北京,向全国人民讲述了一段延续百年的信义传奇。

大沙河村位于汪家寨峡谷下游,在山顶俯瞰,两座大山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汇入清江。很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要走旱路绕行很远到对岸劳作,而村内也曾有人自造木筏渡河,但时常因为水流湍急水性不好翻船落水。1877年清朝光绪年间,万其珍的爷爷万作柱举家逃荒至此,当地村民不仅没有排斥这一家外乡人,甚至还分了几亩田地供他们维持生活。万作柱深怀感激,为了报答友善的村民,出身水乡的他卖了家中的肥猪造了条小木船,并承诺一生为乡邻摆渡,分文不取。

一条木船,一支竹篙,万作柱一划40个春秋,从清朝划到了民国,期间常有村民好意赠予一些钱粮财物,但总是被万作柱一一婉拒。临终前,万作柱嘱咐儿孙要信守为村民摆渡的承诺永不食言,万其珍的父亲和幺叔先后接过了蒿杆,用余下的人生继续着义渡,直到二人过世在渡口旁。1989年,第三代摆渡传人万其珍从叔父手中正式接过篙杆。

“过河——”每当村民的声音在山谷响起,不论白天黑夜晴天下雨,哪怕只有一人,万其珍也照常起浆开船,最忙的时候每天来回撑船50多次。大沙河水面宽约200米,最浅处2至3米,最深处10至60米,但从万家开始撑船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从没有过一起安全事故。曾有人为万其珍算过一笔账,如果摆渡一人收费一元,平均每天渡河来回300余人,意味着他每月至少有近万元的收入,但面对如此“生财之道”,严守祖训的万其珍断然拒绝。

10年前,66岁的万其珍终于撑不动了,他的儿子万芳权从广州归家,成为了大沙河第四代摆渡人,而孙子万秋林自幼伴随祖辈的渡船和义举长大,虽在外地上学,也时刻准备着继承第五代摆渡人的衣钵。141年来,木船变成了铁船,篙杆变成了船桨,不变的是那份质朴的承诺,万家祖孙五代来回摆渡里程可以绕地球6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只是以浆为笔,默默书写信义传奇。

先祖千金一诺,后人百年践行,万家不仅是全体国人的榜样,也是道道全真心致敬的楷模。作为本次节目的独家特约赞助商,道道全也将继续秉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企业价值观,以向国人提供“安全、健康、绿色”的产品为己任,传播“让饮食更养生”的健康理念,促进行业发展,打造百年基业。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