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辣点评,带你深入体验互联网行业!
在社交网络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周遭的人士在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就是“合适信息给到合适的人”。在内容信息不再成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其中的过程,那么合适的信息如何给到合适的人?这是今天微博、微信等所有媒体不断调整算法的主要出发点。而如今,我们俨然已经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方式——短视频,而短视频毫无疑问已经超越了图文社交时期的微博、微信,成为了多为场景中锁定用户注意力的最好表现形式。
自2017年以来,“短视频”成为了新一度的互联网热词,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霸占市场。攻陷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博得眼球并且吸引他们持久关注。而当2018年到来之际,“短视频”成为社媒营销最火爆的三个字。轻巧、趣味且易于传播的特性让短视频顺势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营销方式,那么既然短视频那么火,营销人究竟该如何通过其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呢?
抖音
众所周知,如今的互联网流量可谓是越来越贵,而且由于互联网流量市场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在这之上还不包括转化的消耗。而短视频这种形式能够成为如今互联网营销的新机会,还是因为内容的生动形象,简单的交互、超高的沉浸度,所以对于很多互联网人士来讲,短视频这种形式会是营销的首选。其实简而言之,短视频营销也可以理解为短视频的内容营销,也就是说短视频营销的表面是短视频、但是核心还是内容。
抖音的红人玩法,营销流量池
然而,当短视频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人士的营销主战场之后,网络上关于抖音卖货、营销的方法论、思路比比皆是,微商们也开始完成了新一轮的营销包装与平台转移,开始研究抖音平台的玩法。
而就小米辣了解到的抖音目前的策略似乎也是在迎合这批商人。我们都知道抖音的流量分发与运营方式是中心化,意思就是有意识的去扶持头部账号,给予流量倾斜,因为它需要依赖引入商业化营销来获取分成收益。
此前有媒体数据显示,抖音每日收入金额3200万元,DAU规模6000万。它一开始是通过签约一批网红、MCN来营造潮酷的平台调性,不久前抖音官方还首次明确公布了同MCN(Multi-ChannelNetwork)的合作计划,将流量向这些MCN倾斜,甚至给这些红人配备专门的小编管理,而头部的红人已经有类似于“经纪人”的角色帮助他们接商业合作,越来越多的MCN机构开始扶持红人,越来越多的大V开通了淘宝购物链接。
抖音APP
业内均知,抖音是按照层层叠加的流量池的概念来运作,如果视频足够优秀,平台就会自动给到更高播放量级,不断的推送到依次上升的流量池。按照某业内人士的说法,它会按照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等指标表现,当达到某一个数值,就会把视频推送到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
抖音营销的趋势和问题
按照抖音如今呈现出来的逻辑似乎就是让人们在抖音上赚到钱,才能印证抖音的火爆和未来的前景。但是这样的红人福利和内容带货的能力让更多的人眼红不止,频繁涌入和过度营销必定会导致两个主要的趋势。
1、精选内容带来的群众压力
其实不仅仅是营销内容,抖音上大部分优质内容都是需要私下内容创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善的。优质内容保证了平台的内容质量,但是也给大部分普通用户造成了压力,特别是资本的进入,拍摄成本的日渐提高,更是让普罗大众望尘莫及。
2、“时尚潮流酷”标签,导致品牌商盲目趋之若鹜
众所周知,抖音的调性和内容一直以来都被冠以“时尚潮流酷”的标签,虽然之前调整了抖音的slogan,但是想要改变内容,本质还是比较困难和缓慢的。那么时尚潮流酷的标签让越来越多的品牌商会想着贴上这样的标签,但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商贩看到了机会,但如果给平台方贴上了假货售卖平台的标签,那将对其潮、酷的平台调性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
抖音APP
不得不说,短视频本身迎合的用户决定了短视频能够做的营销尺度,用户相对浮躁,无聊的碎片化时间打发的需求,本身就缺乏目的性。而抖音的过度营销带来的必然是内容体验与品质的不断低端化。不断强化平台的营销价值,抖音的这条路子在你们看来是不是跑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