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大遗产区新发展之路” 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17-12-29 09:10:1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17年12月28日,全球绿鞋行动“转型与跨越——大遗产区的新发展之路”主题论坛在贵州铜仁市召开。中央国家机关户外运动健身协会秘书长田兆荣、住建部特色小(城)镇建设指导办公室主任刘建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住建部世界遗产专家、副秘书长肖时珍,贵州省体育局局长张玉广、副局长宋广强,省旅发委副主任牟勇、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周兴、省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旅游发展公司)董事长金中斌,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建国,市政府申遗办常务副主任周文庆、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特基辛市市长助理赵杨及铜仁市万山区领导及嘉宾参加了论坛。

  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建国代表铜仁市委市政府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奇水秀的铜仁自然资源优势,同时就贵州省根据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全民健身原则制定的铜仁市战略定位: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向与会嘉宾进行了详尽而细致的说明,特别是铜仁市万山区因盛产朱砂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工业特区成功实现产业原地转型的实例。

  研讨会上,李佐军就中国中小(城)镇转型与跨越的整体思路与全体嘉宾做了全面,并根据万山区独特的矿产区转型的产业定位、项目定位、品牌定位及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类别、如何进行生态产业融合、转型与跨越空间布局等宏观领域提出了指向明确的建设性意见。

  铜仁市的梵净山不仅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更具备生物多样性特征,作为世界稀缺的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地,梵净山更是黔金丝猴唯一的生存地,世界遗产专家肖时珍与铜仁市申遗办副主任周文庆、向与会嘉宾通报了自2013年10月向国家住建部申报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历程,2014年梵净山从全国50余个申报地区中进入预备清单,2015年铜仁市邀请世界多为专家对梵净山进行实地考察研讨,最终在李克强总理的支持下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名清单,梵净山有望成为下一个进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名录的中国地区。

  来自德国的赵杨分享了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特基辛市从工业重镇向文化产业转型与跨越的成功案例,为同样是工业重镇的为万山区转型与跨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从规划布局到转型成功、从政府投资到市场引进资金、从项目群的带动作用到品牌特色的树立,铜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优势及世界著名汞矿山特点,为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转型与跨越的依据。

  在圆桌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在清华大学张凯昭教授的主持下,就铜仁市的新发展之路展开 “头脑风暴”,首先大家就自然遗产共同体模式进行深入交流:梵净山作为具有卓越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地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将小区域与大区域管理进行结合,将大区域与周边区域进行合理分配开发,建立属于铜仁市的文化、旅游、体育三者相结合的特色优势,做好世界自然遗产优化保存与传承,切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新模式。

  针对铜仁市万山区的矿山遗产的发展,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万山区作为世界第三大汞矿产工业区,曾经受到世界关注。万山区根据铜仁市政府规划的梵净山沿大江至铜仁古城的百里锦江黄金观光带的“一带双核”战略,致力发展朱砂古镇旅游与体育、体育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的特色转化与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铜仁市万山区以汞矿产区独特的五六十年代历史特色进行改造,打造出富有历史人文特色朱砂古镇。专家学者针对万山区国家矿山公园(遗址区)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发展发表真知灼见,并就具体落实的方法与步骤指明路线图。

  全球“绿鞋行动” 发起人、清华大学国内生态体育研究课题组张凯昭教授表示,“绿鞋行动”将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以“绿色启蒙、生态健行”为依托,为各举办地对接新的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地方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