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建造的美式木结构住宅超过了美国标准,把农民工改造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文质彬彬的绅士;《德胜员工守则》从“手抄本”到出版再版29次,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奇书”和中国企业管理的“圣经”;老板写剧本、拍戏、拍电影“不务正业”,几乎做甩手掌柜多年;没有总裁办,不设副总裁;财务报销不用领导签字还不出问题。这家公司叫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企业管理》。统一刊号:CN11-1099/F ,邮发代号:2-650,每月5日出版,全彩印刷;全年12期,每期128页;全年288元,每期2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微信公众号“企业管理杂志社”订阅。
带着好奇和探寻之心,道可·商业觉醒私董会(下称私董会)“探访特色标杆企业游学活动”,于近日走进了知名企业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胜)总部。
在一天半探访和学习中,私董会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德胜“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以及德胜的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
德胜企业文化中的“把话说透,把爱给够”,是指在制度上把话说透,把“小人”变成君子,注重培养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个人习惯;在文化上把爱给够,让员工有尊严地获得实惠,给员工绅士待遇,而管理者则成了“精神贵族”。
德胜在管理上杜绝高高在上、纸上谈兵的官僚主义,而是提倡冲锋在前、一专多能。德胜强调管理者如果不坚持一线工作,就会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级管理者每个月都要到一线去代岗。在这里,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德胜体系对管理者和员工一视同仁,提倡带着爱去工作。
探访期间,私董会与德胜总裁聂圣哲先生面对面交流,学习与解读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之道。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观
见到聂圣哲先生,大家都被其热情、爽朗的性格所感染,同时为他对细节孜孜以求到“变态”地步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聂先生说,自己从半年前接触“商业觉醒”就在反复思考,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在力图挣脱原来的枷锁,但是也会慢慢被套上新的枷锁,因为还没有学会解放自我。做企业也是如此,有的人企业做得非常好,把企业规模做得非常大,但是也做得非常累,其中很多辛苦都是自找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手里握着一大把幸福,但是还要寻找新的幸福,大多数人很难驻守已经拥有的幸福。
很多人做企业的时候都是将“强”“大”联系在一起,但是德胜做企业决不会盲目追求“强大”。那么德胜是不是不要发展呢?企业肯定是需要发展的,但是发展需要建立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要学会掌握主动权。如果盲目地去追求“强大”,就容易陷入“虚胖”“弱大”的境遇。
说到“商业觉醒”时,聂先生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所以大量的企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因此“商业觉醒”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觉醒”是全方位的,包括企业发展建设的定位、企业规模的定位、企业方向定位等。
到底什么是好企业
一般人会把公司利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德胜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达到70%,但是它把每年的销售利润率控制在20%左右,因为聂先生认为:“超过25%就意味着暴利,就是对消费者不尊重。”
在2015年,聂先生的一个朋友推荐其靠投资股票赚钱。当时,聂先生分析了股票投资的三种情况:第一就是血本无归,第二是赚回成本,第三是赚得一笔巨款。
聂先生认为最差的状态就是依靠炒股赚得巨款。因为公司的员工都会认为聂先生可以依靠这种方式去赚钱,然后大家也去寻找这种赚钱机会,也就没有人肯踏踏实实工作。
所以后来德胜没有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赚钱,否则丢掉的是人心,丢失的是“工匠精神”。因此,企业家一定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德胜从来不做不可验证的事情,始终努力打造一个稳定、安全、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除了“五险一金”外,德胜还为每位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
德胜员工长期受德胜文化的熏陶后都变得非常平和,德胜永远不搞绩效工资,因为绩效会让员工不择手段;也不搞股权激励,因为新员工无法享受这种待遇。德胜员工工龄都非常长,60%以上的员工工龄都超过10年,但是工资并不是非常高,为什么他们能够在德胜工作这么长时间呢?
因为他们相信企业不会不管他们。聂先生认为“商业觉醒”不能仅仅是依靠企业家个人去“觉醒”,必须是企业中的大部分员工能够“觉醒”,能够懂得什么是财富,什么是过眼烟云,能够懂得不贪婪、不攀比。德胜鼓励员工考驾照,但是聂先生一开始就告诉员工,可以买二手车,不要攀比谁的车比较好,不要在糊涂的路上奋勇前进。
聂圣哲(左)向探访德胜洋楼的道可智库创始人李志宏(右)赠送《德胜员工守则》
德胜要做一家真实的公司,它把价值观中的“诚实”放在第一位。聂先生说,德胜没有这样那样的办公室,没有办公室主任,因为很多办公室主任只对领导负责,欺负其他人。德胜除了财务部门,其他部门都实行轮岗制,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人辞职德胜都不怕,都不会让公司处于被动。
另外,德胜每年会给员工发大量的奖金,并且是现金。因为聂先生要让员工知道奖金是沉甸甸的。在聂先生看来,很多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从来不认为他们从银行取的钱是父母的,觉得那是ATM里面的钱,这就是糊涂。
从2000年开始,德胜员工的费用报销都不需要审批,就算是秋冬换季去外地出差买羽绒服的钱都可以到公司直接报销。因为德胜有一个原则,就是绝不让员工在工作当中受损,让公司占员工便宜,一定要让员工光明正大、合理合法地占公司便宜。在聂先生看来,德胜不能让员工升官,也不能给员工带来荣誉,所以就只能带员工发点小财。人不能把账算得太精明,否则就没有人与你打交道了。
那么,员工是否可以无底线占公司便宜?如何把握这个度?从1997年到现在,德胜员工每天就餐的费用是6元,员工的消费是比较低的。但是税务局非常奇怪为什么德胜要买那么多的猪肉和鸡肉,后来发现都是公司食堂用的。
税务局领导看德胜对员工这么好,就说这些都可计入成本。另外,德胜有些人请不起保姆接送孩子,德胜为此召开了听证会,就“是否让双职工在下午3点去学校接孩子”的事情进行讨论,但是两次都没有通过。因为有员工说,如果公司这样做就没有公司的样子,一旦公司倒闭了,以后还能去哪儿享受现在的福利?
所以,聂先生认为,当企业把一个平台办得非常公平时,要相信员工在一些事情上会做出合适的选择。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无底线,让全体人员受罚,一定要让员工知道来到这家公司可以得到的好处,但是这个好处一定要光明正大,不能在暗处。德胜也从中发现总结出企业管理的经验,以及不同人的不同特点。
德胜成立20多年,现在面临着人员老龄化的问题,但是德胜给员工办理了养老保证金,这不仅仅是照顾老员工,同时也是给员工的一种激励,告诉他们公司是对他们负责的,是管他们的。“很多中国人都是想着将财富传给后代,但是我不会。我们把大量的资产存起来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帮助员工,在这个基础上带领员工好好做事。”聂先生如是说。
他还说,德胜必须在现有项目还不错的基础上,再做一些项目,例如电商辅助公司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有比较富足的收入,生活得更好。
管理始终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企业家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觉醒’。我们‘觉醒’还要带动每个员工‘觉醒’,让每个员工都知道‘觉醒’对他是好的,这需要一点一点引导、训练。所以管理的真谛一定是教育,就是施教者依靠毅力不厌其烦地重复,让受教育者一点点、甚至是打折扣接受的过程。
员工之所以如此平和,正是因为德胜的管理始终与教育联系在一起,始终在解开员工的疙瘩,始终在警惕‘狼文化’。并且我们告诉员工,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只要做好应该做好的事情,就不怕没有立足之地。德胜只有20多位管理者,最好的时候有2亿多元的年收入,德胜的成功就是因为有非常好的管理环节。”聂先生说道。
商业该如何“觉醒”
聂先生认为商业觉醒重视“向善”和“向上”,只有做到“向善”,才能做到“向上”。在他看来,“向善”不仅是对员工的“善”,还有对客户的“善”,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要对客户好,因为客户信任你才会买你的产品。如果对最信任你的人都不好,企业家的本职工作就没有做好,因此首先需要把产品质量做好。
第二,要对员工好,因为员工不管是在你发达时,还是落魄时,都对你不离不弃,所以要对得起员工,让他们有保障、有安全感。
第三,如果还有些余力,就可以对熟悉的弱势者好,如给贫困的孩子一些捐助等。
聂先生认为,很多企业通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董事长与公司元老沟通有困难。面对这种问题,董事长要经常“金蝉脱壳”。很多有2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会有一批元老,对这些元老一定要“杯酒释兵权”,工资、奖金照发,但是没有权力。
例如,德胜有总经理,但是没有副总。不设副总不是怕副总多拿工资,而是副总会为“刷存在感”做出很多于公司不利的事情。经营公司就是要让一位天才带领一群听你话的人,这样才能让大家各司其职、健康成长。不要去亏待、伤害企业元老,要让他们安度晚年,同时要重新塑造一个有活力的组织。
企业需要合适的员工
聂先生说,《德胜员工守则》是基于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我们中国人总是看不起动手劳作的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还没消除。
聂先生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德国学校的文章,发现德国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最高的时候是27%,最低的时候是23%。德国有很多技校,而且技校都是企业办的,技校的学生毕业后会留在企业工作。这说明德国重视“能工巧匠”的培养,这也是德国能成为制造强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聂先生说,他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带了一群老木工,他教这些木工做美国式的洋楼。聂先生认为木工本身就具备一些特质,都是比较细心、谦逊、认真的,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后续改变很难。所以,在聂先生看来,企业需要善于发现这些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建立合适的组织体系。
在德胜一直是采用学历最低配置原则。如果一个岗位能用初中生,就不用大专生,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
聂先生认为:“学历最低配置原则对于制造企业是个真理,只要员工能够照葫芦画瓢,就千万不要让他再提出什么其他想法。这样就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平安。但是对于互联网行业,还是要配置高学历的团队,让更加专业的人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解决问题还是靠专才,而核心人才可遇不可求。”
德胜如何做产品
在说到产品问题时,聂先生谈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德胜的成功是有基础的,因为德胜的木工传承了前人的木工基本功,没有基本功的人拿电锯都会拿不稳。德胜有一批非常好的工匠,德胜办的学校培养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木工比赛冠军,所以德胜的房子质量经得起世界最严格标准的检验。
第二,我们要扪心自问,如果德胜的营业额增加了三倍,员工工资是否要增加三倍?这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个问题,因为营业额增加三倍可能就意味着员工的劳动量增加了三倍。
所以,经营企业首先是要活得好,然后在一个曲线上选择最佳点,不能一味地追求强大、追求完美、追求舒坦、追求游刃有余,而是“善”中有“上”,“上”中有“善”,两者之间相互包含。当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盲点时,要注意抓住核心产品,把它做好。
最后,聂先生说很多人感叹人生短暂,但是人生并不短暂,只是觉悟得太迟。我们这一生如果将幸福、快乐与能够做的一点点小事结合在一起,就会更加有意义。
商业觉醒私董会探访感悟
德胜是一家把爱和产品都做到极致的公司。德胜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源自其朴素的价值观,凝聚了聂圣哲先生的大爱和智慧,也凝聚着“工匠精神”和“中国精造”的力量。德胜的成功有些可以复制,有些则无法复制。
德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启示如下:
▼首先,是市场选择。德胜在企业战略中对市场进行了精准的划分,选择了拥有自主定价权的稳定的细分市场,只服务少部分人。
▼其次,是产品极致。德胜产品极具个性化,从结构、制作工艺再到选用材料,最大程度地将产品标准化制作完成,每个细节无不透露出极致。
▼第三,人性化管理。德胜在最不可控的人员管理上,将农民工变成了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使其通过工作找到了人生的尊严。德胜要求员工做君子,最明显的例子是财务报销制度——员工报销任何费用,都不需要领导签字。在德胜看来,费用报销事关个人信用,个人信用问题应当让员工个人承担。
▼第四,践行了“向善”才能“向上”的“商业觉醒”理念。对身边人好,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员工都是如此。德胜将工龄达十年的员工视为终身员工,永不开除。德胜人“放寒暑假”,一次休假21天。
▼第五,用最低的管理成本,维持最高的标准。把“管理贵族”变成“精神贵族”的德胜,拥有一个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它的管理成本很低。它不设置总裁办,也没有副总裁,只有几个部门总监和经理,上千人的公司只有十几名管理干部。
▼第六,始终坚守依据自身能力来开展整体经营的原则。德胜坚持“小而美”,始终围绕5:1的比例承接订单。这是一家“知足”“知耻”的公司,它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快乐地运转,不慌不忙,诚实做事,琢磨着人性和管理的互动,自然而然成了一家高尚的公司,这在现今的中国商业环境中十分鲜见。
作者系道可智库创始人 李志宏
国务院国资委主管,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企业管理》。统一刊号:CN11-1099/F ,邮发代号:2-650,每月5日出版,全彩印刷;全年12期,每期128页;全年288元,每期2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微信公众号“企业管理杂志社”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