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领航湾区,易为集团输出更全面、优质的建筑综合服务

时间:2020-09-17 14:00:07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第六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学员黄焕展

易为集团、粤为科技创始人,广东省建设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才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劳动学会理事。

聚焦职业教育和咨询领域形成建筑业全链条价值服务体系

广东省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建筑培训资质、消防培训资质、人才服务资质的单位。易为集团专注深耕大建筑领域,聚焦企业服务,围绕建筑企业发展需求,自主研发多项企业服务产品,涵盖职训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与科技服务等多个模块,已形成建筑业全链条价值服务体系,通过专业、高效的服务,定制化解决建筑企业人才培养储备不足、资质维护管理难度高等问题,有效释放企业日常办公、人员管理的时间与成本压力,并协助企业预防运营风险、提升主营业务管理效能、创造更大经营效益。2019年,易为集团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要求,将企业服务重心,定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所有建筑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服务管理品质,以向业内输出更全面、优质的建筑综合服务。

聚焦于职业教育和咨询领域运营管理工作约十五载,致力于把易为科技打造成有益于社会教育进步的知名企业,一直在教育行业深耕细作,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为更深入培养社会所需、行业所需企业真实所需的人才,提出“始于培训,而不止于培训”的理念,要求做职业教育培训,要深入到行业的发展,从行业的真实所需提炼出培训课程,切实解决企业的痛点问题。时刻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做好新技术的人才培养。作为资深创业实操专家和教育行业专家,凭借独立的眼光,超前的经营理念,丰富的项目实操经验和对教育行业的使命和责任, 先后创办了20多家独资企业,2所职业培训学校和1所职业学院,公司实力雄厚,为社会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所创办培训学校名列广东省前三甲。

易为集团,领航人物黄焕展专访

个人创业经历

大家好,我是易为集团的创始人黄焕展,我是200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

现在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印象非常深刻,应该也是一个从兴趣出发的过程。大学的时候作为学生干部,我也是很勤奋的,因此老师也会多安排一些任务来锻炼我。其中就有一些考证培训的跟班工作,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工作不仅有趣,也有意义,因为不仅可以跟着不同的老师学习不同的知识,还可以真真正正地帮到学生。于是当我毕业后,就马上踏入了职业培训这个领域。我毕业之后选择做的第一个职业培训的产品也是考证培训,一方面是因为还帮着老师继续做一些跟班工作,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我们那个年代,每个大学生毕业时候都会考很多证,市场需求很大,对我这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在对市场的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机场安检员这个培训需求,也因为这个需求,让我在探索过程中,坚定了职业培训这个个人职业规划方向,并成立了第一家教育咨询公司。

从一个老师的跟班的助理做到2009年做教育公司,设计项目。印象很深刻,我开公司的时候从一个人开始做起,当初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想起来感受非常深刻,万千感慨。做这个的时候,整个广东省没有这个产品的,在那个年代培训更多强调是价值,很少公司对监管服务。其实职业培训我们形态更多是的考证培训,或者是一种技能培训。当初在网上查文献资料,看到白云机场缺人,这种成本很高,信息不对称,对课程的理解和行业的理解有差异,当初很兴奋,创立了这么一家公司。

印象很深刻,专门去民航学院去做交流,希望可以购买他核心内容,成为产品最大的亮点。第一次找他的时候下了很大雨,吴主任跟我讲整个民航学院没有这样的设计,当初被拒绝,连续去了三天。可能当初觉得我还年轻,被我这种创业精神感动,所以他同意,将他课程植入到我们整个产品之中。现在回想起来,2009年到2014年有非常大的铺垫作用,创业需要韧劲,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我想我们这个产品是有社会责任的。

目前公司的模式,有什么技术亮点?

我们现在所在的广东易为集团,创立于2014年5月21日。那一年,广东省出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主要的内容就是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职业培训行业。我看到这个文件的时候特别兴奋,因为这让我们有了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机会,而这个领域又恰恰与我当时所从事的方向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马上进行了申请,并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建筑培训民营机构。

敢于做这个决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始终认为能比较好地和客户发生联系的切入点,就是培训。首先,培训是大家都需要的,只要我们的培训产品、培训服务都有保证,就能为客户带去价值,从而与客户产生更多的合作可能,不仅可以对很多岗位进行培训,也能延伸其它服务,这会带给我们很多的业务机会。其次,我们的培训方向又非常聚焦,就是聚焦于建筑领域。尤其是当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后,我们锁定的就是大湾区内的建筑企业,这其中的培训需求是有共性的,我们也能在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产品设计与团队建设,是有助于我们深耕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提炼出易为集团的企业宗旨——始于培训而不止于培训。这也正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多年来,我们集团上下始终围绕这个宗旨在努力,也落实了这个企业宗旨。我们从职训服务出发,现在延伸到了企业服务、人才服务与科技服务,形成了四大板块和相应的八大产品解决方案,上架了十几个产品,服务的企业近千家,服务人次逾10万。从最初的培训切入,到现在的建筑业全链条价值服务,打造出我们自己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以综合实力占据了行业的领先位置。同时,也让这个体系具有了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建筑行业,也适用于其它行业。

2016年改革,消防总队开放培训,这方面的改革思路跟2014年我所面临的建筑行业是一样的。因此,2016年我们做了一些大胆的调整,专门调整了一个董事成员出来,申请多一个学校,进入消防培训领域,这个学校就是集团旗下的广东省安卓消防职业培训学院。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个领域跟我们做建筑企业服务的逻辑是一模一样的。同样也是以职业培训作为切入点,以职业培训跟我们客户发生联系,建立了信任基础。实践证明,我们的易为模式是正确的。省内40多家消防培训机构,安卓始终维持在前五名之内,最高峰的时候通过率全省第一。让我更加坚信,我当初在易为设计的这个模型,在不同领域可以做到成功复制的。

近期在公共安全领域,特别今年防疫形式下,也有主管部门来找我们沟通有关应急管理培训的工作。我们发现在疫情期间,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学校,只要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其实都需要这种公共安全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关注到我们的成绩后,通过调研也认为我们模型在这个领域也是可以复制、可以实现的,同时也认为我们整个团队,不仅有远大理想,而且是知行合一,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这段时间也在跟我们讨论,看能不能专门成立一个公共安全领域的培训学校。

以上这些案例,不管是我自己经营的易为的案例,或是其他领域的,还是现在有主管部门来找我们沟通,都让我们更加坚信,始于培训而不止于培训,在商业逻辑有广泛的系统性应用。我认为这个商业的逻辑的践行是我们这个企业共同用6年多的时间检验所得的最大的价值。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逻辑也应该属于公共资源,应该属于一种公共智慧。

所有对职业培训,对教育培训感兴趣的同志,其实可以选择一个像我们这样的细分领域深根,坚持下去,把服务体系做好,带给客户价值的同时,也能成就自我。

我们这个模式能解决社会的什么问题?对这个行业起到哪些作用?

讲到社会责任这一块,其实在踏入培训领域之初,我们就深刻明白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是事关国家大计的,也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所以在公司发展及业务方向的把控上,需要更加严谨、慎重。为确保方向正确,确保我们能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当易为集团成立之后,我们向集团所在的党组织申请建立了党支部。目前集团党支部在编的党员有17名,我们按照天河区软件园的党组织要求,参照公有制的编制,在各个岗位都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履行党员的带头示范与指导监督职责。同时,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加强、创新”的要求,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内容,灵活“三会一课”形式,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加强党建工作。另外,我们的党支部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比如以往的抗洪抢险,比如这次的新冠疫情,我们都有组织捐款与慰问活动。在民营企业特别在非公有制职业培训领域,我们集团党支部的党员数量是相对较多的,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认为目前我们做得也是不错的。今后,也努力将我们的党支部建设成示范党支部。

我做易为到现在,始终在践行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我认为我是企业的创始人,是第一号员工,而不是企业的所有人。这样可以弱化我在企业的角色,并发力于培养我们的合伙人,激发所有人的工作激情与主动性。

所以我尽可能把整个企业的决策,从个人的英雄主义决策向集体决策进行转移。同时,我们也在管理模式上积极探索,形成一个聚智聚力的团体。首先是从高层抓起,建立了董事制度;然后从中层开始,成立了一个创新院;再面向基层所有人员,建立了易为大学。从上而下,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成长、聚智的团队发展模式。

公司成长中的哪个难关是你印象深刻的?

很多人对我们职业培训不大了解,职业培训有创业优势,就是只要你的产品有足够的亮点,如果你的产品能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那职业培训的预收费模式,会让你的整个现金流资金链相对比较宽松的。

但我们在发展中也会遇到问题。近期在疫情期间好多主管部门也来找我们交流,问我们有什么具体困难。

我们分析下来,主要有两个困难吧。第一个,众所周知,任何培训都有课程开发,职业培训也不能例外。这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仅仅资金投入,也体现在我们的高管、团队的人员投入方面,为确保课程的质量,就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也会相应呈现在他的经营投入上,增加很多成本。而课程从研发到推向行业、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设计出来的课程,有可能是是社会真实需求的,是客户真正所关注的;但也有可能研发出来这个课程最后没人购买,是一个伪需求。这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资金浪费,也就是产品的上下链都有风险,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疫情的影响,线上培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我们的课程研发、培训设计也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那因为易为有一个全链条的产品体系设计,而其中的企业服务、人才服务、科技服务,相对我们职业培训来讲困难没有那么突出,所以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先有我们的人才沉淀,然后再去投入,做培训产品的研发。

遇到第二个比较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人,即内部员工的流动,或者说内部员工的心态其实有不同的理解。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做教育需要情怀的,对此我深有感触。我做了14年培训,如果没有情怀真的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培训的回报是要到整个过程的后期才能成型。前期更多是投入,而且像刚才讲的,这种投入有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以前我们只做职业培训时候,我们内部所有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家互相间没有感受到有什么不一样。但当我们发展到四个领域的时候,发现我们员工在某一个板块,比如职业培训板块,没有找到工作的乐趣之前,可能在我们内部频繁流动。这种频繁流动对我们职业培训有不少的挑战。

公司成长中哪一个重大节点,是最为让你感到振奋的?

易为集团成立到现在,对于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我们也是非常欣慰的。当初建筑培训允许民营企业入场时,大概有20家民营企业,现在存活下来的不超过4家。加上今年疫情的冲击,我们听说有一些同行也在考虑退场。

我们今年的营收不受影响,而且我们的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我认为这是对我们的经营能力的一个检验及充分的肯定,对我们整个企业来讲,也是很大的激励。

也是因为这些成绩,行业主管部门对我们也充分认可,比如今年我们在广东省建设教育协会的邀请下,协助筹备、成立了广东省建设教育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也就是BIM专委会。众所周知,省住建厅非常重视建筑信息技术的提升工作,因为这对我们整个建筑企业的提质增效,甚至对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BIM专委会的承办单位,我们也感到莫大的荣耀与鼓舞。经过我们前期大约三个月的筹备,已经建成了是广东省最大的BIM智库。

给青年创业人才的建议

我们整个易为集团做的就是职业培训加培训后服务,易为集团6年的行业实践,其实就是在做服务。我们非常鼓励对职业培训感兴趣、对我国教育事业有情怀的年轻人,积极投入到这个领域当中。只有在具体的行业做发挥、做突破,年轻人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就。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在推动不同行业直接的跨界交流合作,鼓励更多人关注我们这个领域,共同推进职业培训的事业发展。

假如有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我本人持欢迎态度的,我认为现在的商业社会已经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了。既然这样,如果还想用之前的先发优势想在行业发力,我认为这个观点就有待商榷了。

同时,我反而觉得后来者、后入行者,也可以完善我们的产品,现在开始探索用AI的智能,实现AI机器加人工做辅助,从这个角度出发,后来者的进入,会倒逼我们做产业升级,这对于行业来说,是很有利的事情。

我之前也讲过我做了14年职业培训,其实中间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讲?我是学计算机出生的,我的同学出来之后,到了IT企业,2006年毕业时,IT企业薪酬比较高,很多人都热衷于就职IT企业。而培训产品的设计、调研、上架、做实验、整个服务流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培训产品,这个领域的商业特性直接决定我们真的需要对这个行业特别热爱,才能支撑我们一直走下去。

如果我当初放弃了,跟我同学一样进入IT企业,其实现在不可能坐在这里跟大家做我的创业分享了。

我对后来者的建议,进入这个行业,首先你要不断自我对话,你是不是真的热爱职业培训,你了解职业培训吗?你知道职业培训进入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吗?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我有真正的热爱,我有心态的平和,我也有自我觉醒,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你进入这个行业就能取得一定的事业成就。

- 第六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 -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壮大、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打造广东大型骨干企业人才后备梯队的工作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由团广州市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台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商联、市科协等13个部门联合开展“第六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搭建青年企业家交流学习平台,完善企业家服务体系,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广州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遴选、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青年企业家领军人才,为推动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