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把握“三组关系”强化人才集聚

时间:2023-12-04 17:08:22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今社会,谁赢得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权,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赢得话语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五个层次分步解题,坚持以人才为中心的视角,准确把握人才与企业、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断找到引进集聚高素质人才的突破口。

把握好人才与企业的关系。一般而言,企业与人才是双向互动、互相吸引的关系。企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助力,企业为人才提供优渥丰厚的回报。对于企业和人才而言,哪一方能够占据主导,取决于博弈过程中各自筹码的增减变化,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和人才两者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贡献率。如果企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不多、实力特别雄厚的较少,整体处于较为普通的层次,这就决定了企业吸引人才的筹码较为普通。而对于人才而言,如果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和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达到一定数量级,对地方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各地企业要重视引进人才,人才也要选择对口优质企业而居之,从而使人才和企业的相互影响效果最大。

把握好人才与政府的关系。在日常活动中,政府和人才是平等的主体。政府是调配人才、使用人才的主体,人才相对于政府而言,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其价值决定于其内在潜力和贡献大小。换句话说,由于政府的经济职能所在,一方面政府希望经济更加繁荣,需要依靠企业实现更多价值,而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实现更多价值则需要依靠人才发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就与人才发生间接的、有所需求于人才的关系;另一方面,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要求政府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为人才的流动、配置、扶持做好服务。因此,在人才与政府的关系中,人才处于被需求、被服务的位置。政府应当采取健全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平台、提高人才待遇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在区域内科学调配,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

把握好人才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是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重要保障,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价值和使用更多取决于市场行为,市场对人才的调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地要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消除身份、性别歧视,以人才价值为准绳,畅通人才在市场的流动渠道。要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进一步理顺人才与市场的关系,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杨凡)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