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辣点评,带你深入文娱行业!
这两天,社交平台的许多动态,都被《创造101》里面小姐姐们的动态承包了。不得不说,由腾讯视频推出的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是当下社交媒体火热的话题之一。
除了SHE、twins,我们似乎很难想到走近我们的视野大红大紫的女团。SHE三人都是台湾女孩,twins则是两个香港女孩。可以说我们本土的大陆,近些年来根本没有激起水花的女团出现。选择推出《创造101》这样的女团偶像练习生节目,弥补了市场的空缺,也迎合了用户的需求。是行业痛点和市场空缺的双重作用下,才让腾讯视频“以身犯险”选择做了这个节目。
众多的女团诞生,又迅速消逝。如今这档投入大量资源、集结行业优质制作力量的节目,究竟能为娱乐产业输送怎样的少女偶像?又将为偶像工业带来哪些变化?可以说,大家都在等一个答案。
首先,想要做一个男团是比较容易的。女性群体和女性文化的蓬勃发展,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一个男团想要成功,必备的条件虽然也会比较苛刻,但总体而言还是很简单的。首先就是容貌一定要吸引人,只要这个条件过关,其他的任何才华、气质、性格都会成为他独一无二的加分点。对于女性有着天然吸引优势的男性,自然能在“女性说了算”的舞台上,有更多的便利。
女团则不同,女性对于同类有很多复杂的情绪,羡慕,嫉妒,厌恶。在男团那里成为加分项的外表,女团这里或许会成为一种阻碍。实力,容貌,性格,这些都会成为被考验的因素。做一个男人会喜欢的女团很简单,但是要做一个女生也会喜欢的女团,其实是很难的。SHE的大部分粉丝都是女性,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走的路线从不刻意讨好男性,一直坚持用实力说话,才走到了今天。
其次,不仅仅是女团,偶像产业本身,是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尤其是追梦少男少女们的父母亲们。在他们看来,从事女团行业前途渺茫,很大程度是在虚度光阴;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女团是梦想,是自己青春时代的“最后一搏”。伴随着不理解的追梦,其中过程的痛苦也是旁人不能体会的。大环境的压力,也是我国迟迟没有优质女团出现的原因之一。而且看过《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人会发现,前者的帅气小哥哥们家境相对都很优渥,而后者的小姐姐中不乏家道中落的普通人。偶像这个事业,对女性的要求反而是更高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创造101》集结了最为优秀的班底对各位性格迥异但是又充满个人特点的女孩进行打造。《创造101》节目制作团队为都艳和孙莉所创办的七维动力文化传媒,二人曾属于湖南卫视《歌手》节目的核心制作团队。节目音响由何彪团队负责,摄影则由冷泉操刀,后期制作为红森林,舞蹈培训团队则来自台湾。对于这档引进类节目,他们进行了将近70%的改动,目的是为了让它更能适应中国本土的需求。本土化的叙事和风格,才是中国偶像团体真正需要的。出道只是起点,后续的跟进同样重要。对于后续的处理,《创造101》制作方也已做好了准备。
在中国偶像女团缺失的大环境下,《创造101》无疑填补了这份空白。一个产业的成熟与健康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自我完善,二是平台的完善。在当前的女团市场,我们能看到无数女孩们的梦想与自我驱动力,但却缺少能够育成她们的平台与机制。这档《创造101》在为这些女孩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或许也将为整个女团行业的发展添上一把火,让市场看到中国娱乐行业的崭新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