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出最明显的趋势是“触底回升”。从去年“317新政”调控出台后的急速降温,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低位企稳,再到今年3月份以来的逐步回升,目前市场呈现出平稳迹象。
麦田房产对上半年的成交数据进行梳理,并结合市场调研,发现2018年上半年市场有以下突出现象,可以总结为四宗“最”:
单套房源价格降幅最高超500万,仅是个例
今年6月份,东三环一套房子以3300多万元成交,相比报价下降了550万。这是上半年麦田房产成交的房源中,报价和成交价相比降幅最大的一套。据该业务经理介绍,主要因为标的价格本来就高,业主也是比较着急想要出售,所以价格最终谈下来比较多。
事实上,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降幅大的房源并不多,上述案例属于个案。麦田房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成交中,议价空间(成交价与报价的差额)在-5%以内的已成为主流,占到50.4%,另外有32.4%的议价空间在-5%到-10%,9.2%的议价空间-10%到-20%。总体来看,降价房源(成交价低于报价的)依然占到92%。
麦田房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叶松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主力是置换型购房者,他们相对来说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在遇到合适房源时决策速度更快;另一个方面,当前市场环境下,买卖双方对于房源的心理价位比较接近,报价并没有出现虚高,所以他们就成交价格上更容易达成一致。
“客房比”为两年来最低值,供需矛盾缓解
据麦田房产统计,2018年上半年,房源量同比去年上半年上涨了9.2%,而客户量则同比下降了14.9%。在房源量增加但客户量减少的市场环境下,2018年上半年,二手房整体客房比为2.7,同比下降了29%,这也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值,意味着市场的供需矛盾整体有所缓解。
从门店的反馈来看,上半年后期房源的持续放量,与部分业主的心态变化有关,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其改善换房的意愿更强。
“5、6月份新增房源是挺多的,达到了四五十套,而在3、4月份只有三十来套”,麦田房产上地区域一位业务总监表示,来挂牌出售的主要是有置换需求的业主,他们觉得目前市场比较稳定,是不错的换房时机。
5月成交量达到上半年最高峰,随后下滑
“今年前几个月,我们小区成交量大约在3-5套,5月份达到12套,6月份有所下滑,但也还成交了10套”,麦田房产国美第一城区域一位业务总监表示,与历史成交相比,现在的市场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
从2018年上半年的单月网签量上来看,2月-5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量连续增长,5月份达到18096套的峰值,6月份止涨回落,签量15827套,环比下降12.5%。6月网签量的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这一轮的回温基本结束,市场开始进入触顶企稳的调整期。
价格方面,2018年1-6月呈现出波动微涨的态势,6月份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5月份微降了0.8%,但与1月份相比上涨了4.4%。
在麦田房产不少业务经理和经纪人看来,成交量在5月份冲高后,6月份再度回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前期价格较低的房源已经卖掉了,而购房人现在心态普遍比较理性,当价格达不到心理预期时,不会盲目出手。
商贷成交占比下降最多,公积金贷占比持续上升
据了解,在房贷市场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商贷占比一路“缩水”。2018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的商贷占比,同比2017年上半年,下降了一半多。与此同时,使用公积金贷和组合贷款的人群占比明显扩大,逐渐上升为市场主力。
麦田房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贷占比20.2%,同比减少27.4个百分点,下滑态势非常显著;公积金贷占比28.9%,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组合贷款的占18.6%,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全款支付比例占32.3%,同比减少4.2个百分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商贷利率数次上调,门槛提高,相比之下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比较划算,一般所需贷款额度不是特别大的购房者,都会优先选择公积金贷。据了解,目前商贷利率为“首套房基准利率上浮10%,二套房上浮20%”,而公积金贷利率为“首套房基准利率,二套房上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