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国内首批新造车企都已陆续完成了从0到1的产业搭建,于2015年在北京三里屯发布国内第一台智能电动概念车的游侠汽车宣布完成了由格致资产领投的B+轮3.5亿美元融资。在此之前,游侠已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2.5亿美元,整体估值达到33.5亿美元,在新造车企中位列前三。
作为国内最早跨界造车的科技公司,游侠汽车在董事长卫俊加入后开始向成熟整车制造商转型,以低调的姿态在技术、设计、工厂、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目前,游侠首款量产产品的正向研发试制已经结束,随着自有超级工厂完成建设,最快将于明年量产交付。
据了解,游侠汽车始创于2014年,注册资本42亿人民币,总部坐落于中国最大的汽车科技产业中心——上海,是一家集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电动汽车综合制造企业。
2015年7月,游侠汽车创始人兼CEO黄修源发布了首款四门电动轿跑“游侠X”概念车,从公司成立到首款产品发布用时不到两年,开创了国内科技公司跨界造车的先河。黄修源在三里屯橙色大厅讲解造车理念,立志打造现实版“霹雳游侠”。
迎在风口的游侠一方面打开新造车产业的格局,引起无数的期待,同时也遭受到行业的质疑,尤其在汽车这个相对封闭的制造版块里、
但游侠的造车理念还是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同年12月,西拓工业董事长卫俊携资金及团队加盟游侠汽车,并担任游侠汽车董事长,加速推进游侠汽车的产业布局和量产进度。
在拥有了明确的发展计划和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游侠汽车在一年之内接连获得了3笔融资,投资方包括新华丝路基金、景行天成、前海梧桐、中创海洋、南太湖建投、湖州东弘等多家机构。
其中,B+轮独家战略投资方格致资产CEO秦逸飞曾评论道:“游侠汽车作为中国第一批新造车企,拥有近5年的产业筹备,在产品和技术积累上已经达到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此外,秦逸飞在谈投资逻辑时对卫俊表露欣赏,指出其强大的执行力和卓越的全局整合力将带领游侠步入新的阶段。
众所周知,造车是个复杂的大工程,其中资金支持是一个必要因素,量产能力则是另一大重点。在这一点上,一部分新造车企选择了代工捷径,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而游侠则始终围绕着自建超级工厂战略进行产业布局,其核心逻辑更加符合传统汽车制造产业方式,并贯彻了游侠对高品质高工艺的追求。
2017年4月,游侠汽车的首个超级工厂签约落户湖州,一期产能10万台/年,随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据最新消息,该智能工厂将于2019年5月建设完成,加上设备入驻调试,2019年可以实现正式量产。
游侠汽车市场部总监李炜表示,游侠并不打算走代工路线和过渡型产品策略,相对而言,自建工厂和生产的时间本身也需要符合客观规律。业内人士也普遍认可自建工厂对品牌和产品一致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产品品质的有力保证。
自建工厂的同时,游侠也在通过正向申请的方式解决生产资质问题,目前已经向有关部门提交了相关材料。除了拥有超级工厂的背书,游侠在产品研发、供应链搭建、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处于国际一线车企水平,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标准。另外有爆料称,此前已有多家车企与游侠进行了联系,洽谈资质交易等事宜,在独立申请之外,游侠依然可以将收购资质作为备选方案。
作为游侠历时4年研发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游侠X配备了全新开发的纯电动底盘平台系统,量产版最低配置综合续航可达500km,百公里加速5s,并搭载自主研发的KITT OS智能交互系统。此外,游侠携手全球顶级赛车制造商Prodrive开发的最高性能版综合续航里程可达650km,也将出现在首批发布之中。
卫俊此前曾对未来3年的交付周期做了设定,即2020年销售3万台,2021年销售6万台,2022年销售9万台,3年单品销量达到8万~10万台。截至今年三季度,游侠官网所登记的有效预订已经超过12000组。
一方面是传统车企动辄5-7年的产品周期,一方面是新造车企的奋勇争先,采用自建工厂,独立资质的游侠汽车则更加偏重稳健发展,已逐步具备汽车制造产业的完整形态,如顺利经过明年的市场检验之后,这一战略的影响将决定未来10年内的品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