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移动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使得优质畅快的网络环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然而在长途交通出行场景下,旅客却要面临网络不稳、流量耗费大、空域网络通信管制等问题。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整个长途出行领域互联网服务的航美集团,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建立起天地一体的长途出行互联网服务体系。
近日,封面传媒旗下封面智库的资深记者就针对长途出行领域的Wi-Fi产业布局、移动互联网未来风向等问题,深入专访了航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曼。一问一答间,会哪些重要的信息披露出来呢?(以下为专访原文)
航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曼
Q:2015年航美开始战略转型,从航空传媒到移动互联网,并发力布局长途交通领域的Wi-Fi服务,您作为决策者,当时是怎么下定决心进行公司转型的?
郭曼:2007年,航美作为一家传统的航空传媒公司在美国上市。当时由于工作需要,我有大量的出行时间都在飞机上,在不能上网的飞机客舱中,与世界失联,成为最大的困扰。
2013年起,欧美等国家的航班陆续开始提供客舱Wi-Fi上网服务,这让我颇受启发:中国每年上亿人次的航空客流量,却要面对漫长的无网时间。航美深耕航空领域多年,我们是不是也能让国内的航班也有Wi-Fi可用呢?值此契机,2015年航美开始战略转型,产业升级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着力布局包括航空、铁路、大巴在内的长途出行领域的Wi-Fi建设与运营。
航美有着与国内航空公司长达十几年的合作,这使我们对航空公司以及旅客的需求十分了解。航空客舱内上网,不仅对于旅客来讲是一个强烈的需求,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也希望以此来提高服务水平,形成竞争优势。正是由于航美在航空服务市场上的经验,使得我们开始探索并推动国内的航空Wi-Fi服务。同时,互联网是一种规模经济,我们发现旅客不止在飞机上有上网需求,在其他长途旅行中同样需要娱乐,需要上网,于是我们又先后进入铁路和长途大巴两个领域,由此形成覆盖航空、铁路、大巴三大长途交通领域的天地一体化互联网服务体系。
Q:两年过去了,目前的发展是否符合您当初的设想?
郭曼:我们致力将航美打造成中国长途交通出行领域的互联网超级平台,近两年的发展,从规模上来看,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目前在航空、铁路和长途大巴这三个领域都占据领先优势。
在铁路领域我们已经跟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郑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哈尔滨、南昌、南宁十大铁路局签约合作,7个路局的普速列车上已经安装了我们的设备,并已经开始为旅客提供上网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60%,去年覆盖28亿人次,今年可能突破30亿人次,并且还在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在增长。高铁方面,我们已经同时跟北京、上海、广州、济南四个路局签订了协议,目前基础设备的技术方案我们已经成熟,只要得到铁路总公司同意,高铁上网服务很快也可以实现。
在长途大巴领域,航美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也是最高的。我们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车载数字中心-美合(M·BOX),实现了Wi-Fi、GPS定位、行驶记录等多项功能的整合,为长途客运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已经与30多万辆长途大巴签约,目前已经有几万辆长途大巴可以提供上网服务,预计今年底会完成20万辆以上的大巴车载设备改装,每年将覆盖160亿人次的客流量。
在航空领域,由于航美长期经营客舱内数码媒体广告,我们与中国主要航空公司都有着长达10年以上的合作基础,大部分中国电影的航空版权也长期由航美经营,航美在中国航空版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航空公司非常认可航美所提供的服务。此外,4月25日,我们与中国联通合资成立了联通航美网络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推动国内航空Wi-Fi市场化进程。以此为基础,我们开始为航空公司提供客舱的流量接入及卫星流量连入服务等全方位的需求。所以在航空领域,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能够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Q:目前航美在航空、铁路、长途大巴三大交通领域均有布局,这个战线比较全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过于宽泛,不能集中力量,为什么不选择从其中一个领域入手呢?这样会不会更精准?三大领域同期发力,压力大么?
郭曼:压力的确很大。
其实,我们最开始是从航空领域切入的,但航空领域的投入比较大。目前改造一架飞机的成本是300多万,虽然有航空公司愿意自己出钱改装飞机,但是合作模式是不同的。
另外,航空领域的上网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涉及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涉及到飞机改装技术方案的完善,所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速度会相对较慢,这也是我们2015年才决定进入这一市场的原因。今年是中国航空领域真正意义上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第一年,随着禁锢的打破,这个市场将会在几年内快速膨胀。
之所以选择多点布局而非逐个突破,是因为互联网经济讲究规模效应,是大众经济。长途出行中并非只有坐飞机的人才需要上网,移动互联网已经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就像人需要水、空气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所以,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是广泛的,火车旅客、长途大巴旅客同样需要上网服务。基于将航美打造成交通领域的超级服务平台这一目标,我们进入铁路与长途大巴这两个领域就成为了必然。
Q:如您所说,航美在全面布局长途出行领域各个场景下的无线上网环境,我们在官方资料上看到,航美的企业愿景是成为中国长途交通出行领域的超级平台,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航美正在构建的这一超级平台?
郭曼:我们希望通过“往返”App这一产品,解决用户出行前、中、后的大部分问题和痛点。基于智能硬件和移动Wi-Fi,形成长途出行互联网入口,通过入口提供给用户各种内容,接入互联网应用及第三方服务,涵盖影音娱乐、出行订票、打车、购物等一系列互联网服务。所以我们就是在打造一个开放的、接入多方位垂直服务平台的长途出行生态,由此构建长途交通出行领域的超级平台。
Q:这一超级平台在2C和2B端,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和价值?
郭曼:在C端,目前我们的服务每天覆盖上百万上网用户,明年我们的目标是,覆盖超过100亿人次的旅客。我们的调查显示,在航空领域,近70%的旅客愿意付费上网。如果飞行时长超过4个小时,付费上网的意愿会接近90%,这表明,飞行中的上网需求非常强烈。同样,火车和长途大巴上的人们上网需求也是一致的。所以我们针对C端的推广策略总结来说,就是用户下载了“往返”App,就可以获得全程免费的上网服务,让用户在整个旅行中不再寂寞,让天下没有寂寞的旅途,让旅途变得更加有趣,而且是免流量的。
针对B端,我们主要是帮助交通运输业企业提升服务体验。这种服务体验的提升,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实现的。这既让运输企业满足了用户需求,又没有增加它们的服务成本。比如,我们为B端客户提供的“美合”,通过对北斗定位仪、行车记录仪和上网功能的整合,为交通运输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的免费硬件安装服务,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成本付出,但却增加了服务体验,还能带来收入的提升。
对于铁路客户来讲也是一样的。我们投资的所有设备,流量都由我们来负担,以此免费给旅客提供上网服务。对于铁路局来讲这大大提升了它们的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通过资源费的形式为他们创造了收入。
我们的服务对于航空公司的吸引力更加明显。未来航空公司提供上网服务将成为标配。上网服务将提高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因为我们曾做过调查,70%以上的用户在买机票的时候,会考虑机上是否提供Wi-Fi这一因素。今年,是我国航空上网的元年,未来不久,航空上网服务将会是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无论是2C还是2B,航美所打造的超级平台都是有益于各方所需的。尤其对于B端来讲,我们跟B端完全是一个合作互赢的,甚至是B端收益更大的一个合作模式。
Q:航美构建生态布局时,免费Wi-Fi是最大的吸引点,我们有这样一个疑问,流量资费的下降,您觉得会形成对长途出行领域无线上网需求的一种挑战吗?
郭曼:挑战是有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来应对。我们的产品除了提供免费上网,还在不断满足C端用户的其他需求。
首先,我认为资费流量再低它不会免费。毕竟现在的电信运营商主要靠流量实现收入,流量资费的下降会非常大的影响它们的利润。第二,随着无线上网速度的加快,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单位流量成本会降低,但另一方面人们对流量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地提高,所以免费Wi-Fi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吸引力,对于用户来说仍然会是一个刚需。
Q:不久前,航美刚刚对外举行了联通航美这一合资公司的揭牌仪式,有一些媒体和专家将其看做中国空中上网的突破性事件,那么,在航空这一块,联通航美,或者说,航美集团初步的目标规划是怎样的?您预期能做到多大的规模?
郭曼:联通航美已经与东航、南航合作完成了共计80多架飞机的机载Wi-Fi改造,目前主要集中在国际航线,而且有一些还处于试运营阶段。总体来看,航空上网服务的未来前景会越来越好。
首先,今年4月12日,中国卫星通讯发射了第一颗高通量卫星。这一颗卫星的宽带超过了中国所有通信卫星的总和,达到20G的带宽,目前100G带宽的卫星也在研发之中。这意味着卫星通信流量提供将迎来井喷式的爆发,也为航空Wi-Fi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第二,联通航美的成立,将进一步承担飞机改造的责任。由于投入较大,所以中国很多的航空公司希望由第三方出资来改造飞机。我们预计从明年开始,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改装速度会大幅提升,到2019年,联通航美所提供的机载Wi-Fi服务将实现大体量覆盖,会有更多的飞机能够为旅客提供上网服务。
Q:作为乘客,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体验到空中上网的服务,机载Wi-Fi未来多久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覆盖?有没有一个预期?
郭曼:其实现在南航已经有10架宽体客机可以提供上网服务。主要是飞国内的北、上、广航线以及澳洲航线。如果你去澳洲,在飞机上是能够上网的,而且所有的费用都由我们负担。东航的飞机已经有将近60架宽体机全部接受了改装,可以提供上网服务了。这些情况只是目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很多用户还不知道。未来正式投入商用之后,我们会提供更多的流量和带宽,让更多的旅客能够享受到上网服务。
Q:在航空网络这一块,我们了解到,工信部一共颁发了四块试运行的牌照,其中就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三大电信运营商巨头。恕我直言,航美在这一方面,选择和联通合作,您有足够的信心,去同更早布局这一领域、拥有先发优势的中国电信,及市场规模和用户基础最广泛的中国移动竞争吗?有什么差异化优势?
郭曼:竞争嘛,一切皆有可能。目前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谈,联通航美能提供给航空公司更加全方位的合作。首先联通的优势在于,第一,拥有工信部颁发的航空卫星牌照;第二,联通拥有的改革开拓的精神和魄力;第三,在航空Wi-Fi方面也有长时间的探索。
航美的优势在于,第一,吸引了许多航空互联网领域的优秀人才;第二,航美与主流的航空公司有长达十几年的合作,在航空影视版权及内容资源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从航空内容的整合、客户的了解深度、团队的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化优势的。
市场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联通航美的强强联合,不是简单的1+1=2的组合,而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势互补,双方通力合作,一定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航空Wi-Fi增值服务运营商。
Q:和很多企业一样,航美正在经历一次重大的转型:从传统航空传媒转型到移动互联网。传统传媒时期想必您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而如今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一近千人的年轻化团队,如何转变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者思维,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郭曼:现在航美集团的整个团队有上千人的规模,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并且以80后为主。这个团队年轻有活力,同时富有创新精神。我们一直在积极地传输航美的企业文化。比如说我们的愿景、价值观、目标。让这些信息深入到员工心中,以此让他们在工作方面更有激情,更有凝聚力和创造力。
管理层方面,我们也引进了一批70后、80后的高管团队。我们通过文化的融合,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当然了,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我们也有很严格的制度。但是作为互联网的初创公司,最重要的还是有更好的产品能够提供给用户。
Q:请您为我们智库的读者推荐一本书。
郭曼:我看的书,可能跟业务、管理之类的关联度不是很高。我比较喜欢看《资治通鉴》,这本书博大精深。另外,我还看《易经》。
除此之外,我还比较喜欢看人物传记类的书、历史类的书。比如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传记。还有二月河写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巨著。这些我觉得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都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