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国内实现空中上网还有多远?联通航美或将破局

时间:2017-05-26 15:07:00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早在2005年,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就推出全球首个机载Wi-Fi网络系统,借助卫星通信系统实现高空上网。到目前为止,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航空Wi-Fi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对于国内来说,航空Wi-Fi仍处于初始阶段,但值得一提的是,联通航美已经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开展了航空Wi-Fi的先行尝试。

三问航空Wi-Fi

一问:高空上网如何实现?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种主流技术方式用于实现空地互联。

一是ATG模式,即由地面基站向空中发射通讯信号。但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比较多,需要提前在航路中架设地面基站,会受到地形和天气条件的影响,限制较多,特别是不能实现越洋飞行。

二是通过通讯卫星,包括L波段海事通讯卫星、KU波段通讯卫星及KA波段通讯卫星。卫星网络通讯可以覆盖全世界绝大部分区域,不受航路及地形影响。今年4月12日,中国卫星通讯发射了第一颗高通量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目前100G通信容量的卫星也在研发之中,这意味着未来卫星通信流量将迎来井喷式的爆发,也为航空Wi-Fi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这一方面联通航美早有准备,在卫星资源上联通航美将接入通信容量更大、传输速度更快的KA卫星服务,大幅度提高空中上网速度,为旅客提供更稳定、更高速的Wi-Fi服务。除此之外,联通航美更是拥有3个地面关口站,并与国际领先的设备和系统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二问:飞行过程中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吗?

在传统观念里,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任何一点信号干扰都可能影响飞机安全,那么如何解决空中上网安全性的问题就成了航空Wi-Fi建设的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航空Wi-Fi在国外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机载Wi-Fi的应用也有四五年的时间,客舱互联网服务已获得美国和欧洲等民航管理机构的认证,乘客在机舱内的网络通讯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国外有些航空公司已经允许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飞行模式下全程开机,包括起飞和降落阶段。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国内航空公司对上网的要求更为苛刻。近年来联通航美与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开展的Wi-Fi试飞活动,都要求飞机起飞后爬升到3000米以上才允许开机并提供服务,当飞机下降到低于3000米的高度时,航空Wi-Fi设备就会自动关闭。

中国民航局航空运输部门负责人也指出,有关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标准将被放宽。顺应航空Wi-Fi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空中互联网系统,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联通航美的入局,相信在不久之后,国内航空领域的客舱互联网体验将迎来一次重大利好的变革。

三问:空中上网快不快、贵不贵?

能在空中实现安全上网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什么时候能够在国内广泛推广航空Wi-Fi、速度有多快、会不会收费这些都是广大旅客关心的问题。

目前,美国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干线飞机都安装了空地互联的上网系统,而使用这一系统的费用并不低。美国大概几美元到十几美元1小时,在欧洲1小时的收费为十几欧元。

联通航美副总经理周宏称“航空Wi-Fi在中国的商用,最早可于2017年12月底前实现。在速度方面完全可以满足旅客收发邮件、浏览网页、微信聊天等需求,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会满足旅客的更多需求。在资费方面,参考国外的收费模式,联通航美拟定了按航段收费、按流量收费、按使用时间收费、24小时共享、内容点播五种收费模式,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后会确定具体的收费模式。”

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这造就了航空Wi-Fi领域巨大的市场潜能,同时也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正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航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联通航美总经理郭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沉着冷静的面对眼前的挑战,快速准确的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致力于长途出行领域的Wi-Fi建设工作,是每一位航美人的信条。为长途出行旅客提供全方面的互联网服务,让长途出行不再孤单无聊,是每一位航美人的心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也许就是明天,【因为航美,出行更美】的理念将会印在每一位旅客的心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