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新势力,我们看到了以游侠汽车为代表的另一种发展风格。纯电动汽车“网红”品牌游侠并没有加班加点将产品推向市场,反倒是沉淀下来开始了供应链、研发、工厂的一轮轮产业建设。养精蓄锐之后,游侠用一场面向全球的大规模招募拉开了向着量产交付冲刺的序幕。
从不吝啬营销投入的蔚来正在经历裁员风波,曾经风光无限的法拉第未来仍在四处拉投资。当此类新造车企进入调整期后,更贴近传统车企的游侠模式开始爆发后劲。
从0到1的全新产业建设
迄今为止,游侠汽车共经历了2次大规模人员扩充,一次是在董事长卫俊接手后,对整体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将研发占比扩大至超过70%。第二次就是本轮以量产和销售为目标的人才引进,游侠正式从产品筹备期进入上市交付阶段。
可以看出,游侠每一次的扩招目的都很明确,往往是从公司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出发,因此不会出现在研发阶段就大举布局营销的情况。在当时,纯电动底盘平台、高性能电机等核心技术的开发和供应链、生产基地的搭建才是游侠的聚焦点。
事实上,早已完成试制、甚至已经经历三次内部迭代的游侠X完全可以提前召开发布会,乃至建立提供参观试驾的体验门店。但拥有“跨界造车第一人”光环的游侠需要的并不是抢速度,而是拼质量,与其让从发布到量产的漫长等待期消耗用户情绪,不如专注品质,再一气呵成地完成产品亮相和交付。作为其进展的风向标,游侠量产发力的第一步,就从全球扩招开始。
全系产品同步量产
量产准备期间,游侠已启动两座生产基地的建设,分别对应轿车和SUV两款车型项目,年产能可达20万台。为了满足前期的小批量交付需求,游侠还有一座建设周期较短的小型制造基地,目前所招募的生产人员将被主要投入到这一制造环节中。
在营销布局上,游侠同样以量产进度为标杆,同时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首批品牌门店选址俱位于核心城市CBD区域,并将在未来1年内以较快的速度向外辐射。
对于作为新兴品牌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势力而言,大面积营销推广可以迅速打响品牌,但也需要承受不小的投入和风险。代表企业蔚来,其负责销售、服务方面的人员占比最大,2018年的汽车销售成本高达530418亿元,销量攀升的同时,净亏损依然居高不下。在这一点上,游侠无论是出手的时机还是方式都更有利于把握住平衡。
新造车企的玩法从来没有孰是孰非,最终都要交给市场来评判。蔚来也好,游侠也好,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越是各具特色的新势力才能给整个行业带来越多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