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光启技术抢占全球超材料先机,艰苦创新促进我国科技自立

时间:2019-05-30 17:13:31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继华为事件爆发以来,国产芯片板块已经持续了十多天的强势上涨状态。这一方面得益于华为事件所激发出的关于科技自立的忧患共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几年不少专注核心技术的公司纷纷交出了非常亮丽的成绩单。

一些证券机构分析称,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升,国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

光启技术作为一家聚焦军工领域的科技的公司,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不仅让我国国防装备在性能上大幅提升,也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和超越。

光启隐身技术大幅提升装备作战性能

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使武器装备系统、尖端设施、作战部队生存能力及作战效能受到严重威胁。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上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战机、无人机等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的推出,获得军事爱好者和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而其背后的公司——光启技术也备受瞩目,其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签单公告,惹来业内人士猜测公告中的相关产品极有可能是光启极具竞争力的航空领域装备。

据一位来自某航空装备研究院的专家透露,光启提供的尖端航空装备隐身解决方案,通过运用成熟的超材料电磁波偏折技术,使隐身不再依赖于几何外形的改变,可以实现面向全系统多频段的隐身处理,大幅提升了航空装备的作战性能。

在现代军事技术已进入“被发现等于被消灭”的智能化作战阶段,我国的军事装备亟待升级换代,预计未来3-5年,越来越多的新型装备将完成定型。

得益于在超材料技术上积累的核心能力,目前光启超材料隐身产品已在多个重点型号上应用,大幅提升了装备的隐身性能和对抗能力。光启有望在这一轮军事装备升级换代获益,在提升整个国防工业技术实力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飞跃发展。

超材料:从自主研发到实现量产

作为我国乃至国际超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光启自2010年创立以来,凭借自主研发的一批核心专利,开创了国内超材料产业化先河,并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占得先机。

2010 年以前,超材料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制作方式需手工打造,制作一块超材料需要耗时两个月,工艺复杂且造价昂贵。由此光启以国防军事应用需求为牵引,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构建了工业级超材料的设计、超算、制造、生产、检测、标准的全链条体系,实现“从0到1”的超材料工业体系。

超材料作为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今最热门的颠覆性技术,美国、俄罗斯、北约、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及相关组织正积极促进超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大多数国家及企业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当下,光启技术已经能够根据要求实现按需定制,并且率先实现工程实践和量产交付。

据了解,光启技术已经具备了多种型号超材料产品量产能力,这为超材料创新技术发展提供了量产验证基地和工艺验证基地,有利于推动完成超材料的行业构建,开创工业级超材料全产业链体系,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创新领跑,超材料专利申请居占全球第一

光启技术从事超材料基础研究时,全球相关的基础专利较少,围绕超材料技术布局了大量的专利,包括基材、设计、微结构、制备以及超材料的应用等。从2011年3月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起,光启累计提交了3173件与超材料有关的专利申请,大规模覆盖超材料基础核心知识产权,为自身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光启研发人员人均专利拥有量达6.56件,研发积极性非常高。光启对知识产权非常重视,企业自创立之初就成立了知识产权部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成长,光启已建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得益于在超材料领域专利技术的积累,2016年10月,光启作为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单位领衔起草的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正式实施,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上的国际领先地位。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科技自立是一个国家中长远发展的基础。只有坚持科技自立,把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保证企业不被“卡脖子”战略打败。实现科技自立依然任重道远,以光启为代表的前行者将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