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作为物质基础怎么会“失踪”呢?一切还得从一场行政诉讼说起。2017年6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了一份行政判决书,判处黄陂区人民政府在15个工作日内,对原告三位农民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
这起普通的诉讼案立即引起了新闻界、法律界的极大关注。原来,原告范良稳、范想军、范火生是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道店村涂家田湾村民,也是武汉福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他们公司的198亩土地被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征用(内中有48亩土地有证),但三年过去了,机场没有收到该公司的任何土地征用资料,福泰公司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赔偿,而且拿着公司的土地使用证,到国土资源与规划局竟查不到该土地的档案信息资料,这块离奇“失踪”的土地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机场征地弥漫着“暴力”
25年前,武汉福泰实业有限公司就获得了“失踪”的土地。1992年12月,经300名村民的全体同意,并由当地村民委员会、工商管理局、土地管理所批准,以范良稳、范想军、范火生等为首的村民以150亩土地长期使用权入股,组建了武汉福泰实业有限公司(后更名武汉福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有村民公粮由公司负担,而该150亩土地的长期使用权由合法机构评估作价为5000万元。第二年,福泰公司又自掏腰包,征用了道店村土地48亩,并依法取得了商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证。
多年来,福泰公司组织村民们养殖泥鳅、鸵鸟、进行水产加工等,带领村民们走向致富的道路。2012年12月,因武汉天河机场三期项目建设工程需要,涂家田湾的村民们入股经营的150亩土地和已经办证的48亩土地也在被征之列,但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与黄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统征包干协议》,将项目征地事项全权委托给黄陂区政府。此前,已经历过一次征地拆迁,村民们能够获得赔偿的只有这150多亩入股经营的土地了。
黄陂区人民政府
2013年征地开始后,武汉市天河机场黄陂区征地拆迁还建协调指挥部(简称指挥部)具体负责征地拆迁时,没有通知福泰公司,而是直接联系涂家田湾村民,要求与他们签订《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协议书》。按此协议,涂家田湾的土地每亩补偿2.175万元,总计约331余万元。当初为了增加收入,村民变成股民,放弃了20多年土地的耕种收益,不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投资收益吗?作价5000万元的入股经营用地仅能获赔300多万元极不公平,福泰公司的股东们当然不能接受。从2014年春节开始,股东们便自发地组织进行“护地运动”。
然而,福泰公司名下48亩有证的土地也得不到政府的认可,指挥部从一开始就认定这块土地涵盖在村民集体农用地之中。2014年3月,为了查实48亩土地的信息资料,福泰公司的员工拿着编号为93-021的土地使用证来到黄陂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可相关负责人告诉他们,该局只有这块土地的登记编号,没有它的任何档案信息资料。不过,该局工作人员看到福泰公司出示了红色封皮的土地使用证后,也承认这个证是真的。
2014年7月11日上午,在没有达成协议和没有得到土地赔偿的情况下,51岁的范良稳发现征地现场有60多人、动用了3台推土机,强行将他们的土地推平施工,他就上前制止,谁知招徕一顿拳打脚踢,他当场昏迷过去。后经医生确诊,范良稳被打成肾脏出血,住院20多天才康复。第二天,45岁的毛金仙手臂也被打断,70多岁的杨勋代身上多处受伤,其他村民也挨了不少拳脚。当天,受伤群众拨打了110,天河街派出所抓走了4名施暴者,但当晚就释放了他们。同时,村民代表还感受到不同的威胁,他们经常遭到莫名其妙的电话威胁。
范良稳被打伤
维权之路漫漫
“暴力事件”过后,股东们发现他们的土地平整已完成,为了配合机场的建设,他们放弃了现场维权。不过,大家认为黄陂区人民政府不履行征地补偿的法定职责,而天河机场征地引发的“暴力事件”,区长吴祖云作为行政法人,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于是纷纷开始了信访、法律之路。这期间,天河街道办书记裴红兵、征地指挥部部长魏家明等人一边做村民的工作,一边采取先行签字领款的奖励等措施,逐步分化村民股东。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东们内部逐步动摇了,不少人前往领款并在《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协议书》上签字。
范良稳、范想军、范火生等28人作为福泰公司的股东代表,却一直坚持上访、维权,要求黄陂区政府恪守诚信,正视历史,给他们公正的赔偿。随后三年多,福泰公司进行了10多场诉讼。福泰公司股东们认为,按照国家政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入股,实行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福泰公司150亩土地征收所能获得的补偿款不应低于其入股出资额,48亩商业用地也应按照市场价等价征用。然而,天河街征地指挥部却认为福泰公司的土地性质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按照集体土地性质补偿标准进行,甚至对土地的补偿对象有异议,应当补偿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2016年,福泰公司围绕着单独所征的48亩土地三次状告黄陂区人民政府不履行征地补偿的法定职责,没想到这条路又遇到了新的障碍。原来,福泰公司24年前所办的土地使用证上在土地使用单位一栏中注明为“福泰实业有限公司”,而不是“武汉福泰实业有限公司”,少了“武汉”二字。2016年3月16日、8月5日和10月24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均判决福泰公司败诉,法院认为,48亩土地使用证权利人为“福泰实业有限公司”,而不是原告“武汉福泰实业有限公司”,故福泰公司不具备行政诉讼主体资格,驳回了原告的起诉。在这三场官司中,时任区长吴祖云三次被推上了被告席,他有次甚至向福泰公司员工表示,区里将研究研究福泰公司的问题。然而,一直没有下文。
既然福泰公司公司土地使用证是真的,但法院却不承认公司是土地使用证权利人,这确实全国罕见。
该土地使用证无使用权利吗
2017年春,福泰公司一位员工到天河机场维权时,一管理人员明确告诉他说,黄陂区人民政府上报的所征收土地和赔偿资料中,没有福泰公司土地的任何资料和信息,当然也没有任何赔偿记录!同时,机场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没必要截留福泰公司的土地赔偿款。
得知消息后,范良稳、范想军、范火生等人认为,黄陂区政府故意瞒报福泰公司的土地信息,截留了公司的合理赔款。而种种迹象表明,福泰公司的198亩土地在黄陂区政府统征土地之中竟离奇“失踪”了,要求政府进行信息公开也势在必行!
聚焦“失踪”土地第一案
2017年1月11日,范良稳三人了解到黄陂区政府已基本完成了被征土地的相关征收和补偿手续,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已竣工,便通过邮寄方式,要求黄陂区政府公开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项目征地费用的发放、使用、农民安置等相关信息。然而,黄陂区政府以所有账目资料上交湖北省审计厅审计,无法公开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2017年2月27日,三人直接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告上了法庭。6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黄陂区政府以审计尚未结束、不具备公开条件为由拒绝原告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判决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在判决生效后15个工作日内对原告范良稳、范想军、范火生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而诉讼费50元由黄陂区政府承担。
虽然赢了一场行政诉讼,但对范良稳等人来说,无疑是万里长征只走完第一步,因为他们要想拿到自己的合理赔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作为黄陂土地“失踪”第一案,福泰公司的维权已经引起了新闻界、法律界的极大轰动,真相在阳光下越来越清晰了。(记者吴语、通讯员方向采写)
来源:https://www.zhongboxinwen.com/law/fzjj/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