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重型卡车行业的领头羊,中国重汽集团坚持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在2020年推出了新一代黄河重卡,各项性能指标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黄河”重卡这一民族自主品牌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重汽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与黄河有着浓厚的血脉联系。60年前,1960年4月15,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JN150型8吨载重汽车在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下线。这是老一辈重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成就,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揭开了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建设的序幕。
中国重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郭磊介绍新一代黄河重卡
60年后的今天,中国重汽落实国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指示精神,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2020年9月16日,中国重汽集成最先进科技,重磅推出全新一代黄河重卡,各项性能指标全面实现国内引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东回顾中国重汽90年、黄河重卡60年历程,表示将始终心无旁骛攻主业
在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要求、行业政策法规快速升级等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中国重汽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分析,瞄准症结,对症下药,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式转变,实现科技创新突破。逐步从被动适应市场向主动引导市场转变,实现研发理念新突破;从引进消化吸收向正向自主开发转变,实现创新模式新突破;实现技术系统考核激励体系的重大转变,实现体制机制新突破;在整车开发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中国重汽在商用汽车整车匹配及车身技术、关键总成及核心零部件技术、整车及总成零部件试验检测、车用电子应用技术、车用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开发等方面拥有独特技术优势。中国重汽智能网联商用车累计申请专利数量70余项,累计实现销售1000余台、销售收入4.5亿元。中国重汽新能源汽车采用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模式,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10年的研发积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电机+变速器中央驱动、电驱动桥、轮边驱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均取得了技术突破,掌握了整车控制器、动力电池匹配、驱动电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开发了纯电动/混动中重卡、纯电动轻卡、纯电动旅游客车、氢动力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双源无轨电车、氢燃料码头牵引车、氢动能压缩式环卫车等新能源汽车产品。
山东重工集团总经理江奎宣布黄河重卡溯源之旅出发
全新一代黄河重型卡车,采用“车、挂、厢”一体化设计,最大程度优化提升全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实现了列车风阻系数低于0.4,比当前主流量产重卡风阻系数降低25-30%。超低风阻特性带来了极为明显的节油效果——在车速70公里/小时运行时,低风阻特性可带来8-10%的节油效果,成为自主研发的高端重型卡车的代表。这是中国重汽从技术引进向自主正向研发战略转型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重汽人传承发扬黄河精神创造的最新成果。
2020年11月2日,“黄河重卡未来你好,中国重汽黄河重卡溯源之旅启动仪式”在山东东营举行。新一代黄河重卡从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出发,沿着黄河溯源而上,经过黄河沿线九省,最终到达黄河源头。全程预计行驶超过4000公里,用时近20天,溯源之旅既是黄河重卡向黄河母亲河的溯源和致敬,也是专业评测黄河重卡的油耗、动力、舒适性、操控、智能、外观等方面的实战检验。这也是自主品牌黄河新一代重卡全球首款商业化量产超低风阻牵引车的全方位亮相。
中国重汽、潍柴动力新产业工人合唱团
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表示:中国重汽将始终心无旁骛攻主业,始终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始终聚焦科技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广大客户带来更多惊喜、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