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平安普惠创新服务模式 “资”润小微三农

时间:2020-11-30 17:16:02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平安普惠始终坚持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吹响助农脱贫冲锋号,唱响支持小微幸福谣,通过不断做实、做细、做优三农小微服务,持续创新三农小微服务模式,为三农和小微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服务支持。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一句话唱出了东北汉子老陈的心声。老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沈阳人,为人直爽又踏实肯干。2018年6月份,老陈看准了养殖市场,靠着自己的养鸡经验开了自己的养鸡场,两栋鸡舍花了他全部积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扣除成本,他赚了第一桶金是40万。有了一年的经营经验和到手的利润,老陈决定一鼓作气,再建两栋鸡舍,他从朋友那儿借了30万块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将养殖规模达到了2.2万只,原本坐等年底盈利的他万万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困难了。

2020年春节前,老陈正计划着给工人早些放假。沉浸在轻松氛围的他做梦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在悄然酝酿。在疫情还没爆发的时候,由于鸡瘟爆发,仅仅四天的时间鸡舍里的1万只鸡全部死亡,心急如焚的他,请来了畜牧局的专家,但是专家诊断却让他的希望破灭了,只要发现烈性传染病,整个鸡舍都要捕杀,进行无害处理。

拿着专家的诊断书,老陈软瘫的从畜牧局出来,脑袋一片空白,想着不分昼夜的奋斗时光,还有那带着自己梦想和抱负的两万多只鸡都将化为乌有,未来一家老小如何生活,老陈不敢想象,好几十万的损失怎么办?老陈心想如果放弃养鸡,那他就只剩下自家的一小块农田和一堆欠款了,靠种地什么时候能还上这么多钱,要想翻身还得靠着养鸡场,可重开鸡场,钱从那里来呢,遇上这种事,怎么还能好意思开口跟亲戚、朋友借钱。

很多小微企业主由于从未真正了解过贷款,心理上对贷款用于经营是排斥的,而在经营中遇到突发的大额资金需求时,就求助无门。主动走到小微身边的金融咨询服务非常重要。

老陈想起之前有一位平安普惠咨询顾问韩蕊曾经上门拜访过,她当时询问老陈经营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并且为他讲解什么是互联网借款、什么是小微金融服务,老陈第一次了解到了这些除了银行以外的金融知识。

咨询顾问韩蕊接到老陈的电话后,了解了客户的详细情况,推荐老陈尝试房屋抵押贷款,现在金融机构有不少扶持政策,可以申请到十年期贷款,非常适合老陈目前的情况和行业经营周期。

老陈接受了建议,通过平安普惠APP申请到了 60万资金。就这样,老陈重启了养鸡场。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二次创业后,为了避免鸡瘟再次发生,他定期进行消毒,还邀请了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养鸡场起死回生,一家人的生计有了着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何在失败之后重生是万千小微企业主的制胜关键。

每次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老陈总是憨憨一笑,简单回一句“找对了人,找对了渠道。你要是有需要,我给你推荐”,朴实的肯定是平安普惠人为之奋斗的动力,帮助小微企业主解决资金困难,是平安普惠人的目标。

近些年来,人们的“借钱”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用钱先找亲戚、朋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靠谱的金融融资渠道,用合法的渠道融资,费用合理不伤感情又能保证隐私。

平安普惠通过搭建遍布全国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线上覆盖小微经营场景,线下工作人员走街串巷,长期接触小微、关注小微的需求,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综合性咨询服务。通过主动走到小微身边,从小微企业主的常见问题入手,普及金融知识干货,解答最常见的法律问题,提供综合性营销辅助,从观念上转变微营家们谈借款色变,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小微企业主的金融素养、经营能力。

平安普惠在客户、金融机构中间,用服务建起了信任的桥梁,为广大三农、小微企业主提供资金支持,为有有梦想的人插上腾飞的翅膀。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普惠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可以实现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的双赢,最终奔向中国经济的大赢。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