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学生住校,
食堂却只有一口锅烧菜,
新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
因为学生宿舍楼修建没有及时完工
又推迟了。
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
自去年8月份,
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60岁的陈立群从杭州来到这里当校长,
已有一个年头。
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高中,
学生95%以上都是苗族,
教育质量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连年垫底。
几天前的家长会
直到现在陈立群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陈立群:坐在这儿的,那儿的,三个家长站起来,首先冲着我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在这儿呆三年?
这个问题,
60岁的陈立群很难回答。
在家访的路上,
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上
背负着家长满满的期待。
学生张菊英妈妈: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再走我的老路。我只上了二年级,连字也不会写,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他们念好书。
一路家访,
几乎每家都要留陈校长吃饭,
他只拿碗喝了一口水。
他告诉记者
在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
内心那种沉重,
那种责任感,
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
多帮一些。
民族中学的新学期开始了,
陈校长每天背着双肩包,
走在校园里,
就像他的学生们一样。
当了一年校长,
一个数字让他欣慰,
今年全县排名前100的学生,
90%以上选择了这里。
花甲之年的他放弃城市里优厚的邀约,
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贵州贫困山区支教。
今天正是他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
民族中学的第388天。
2017.9.07 周四
陈立群校长在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
民族中学的第388天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
他受过挫,
也会因学生宿舍迟迟没有维修好,
两次推迟开学而愤怒,
甚至想过放弃,
而所有让他坚持下去的理由全是因为
这些孩子,这些学生。
而当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
一封骨干教师的辞职信
又让他陷入了沉思。
昨晚递交辞职信正是刘明老师,
对这位在台江民中已经
教了16年书的老教师来说,
作出辞职的决定也是异常的困难。
对刘明来说,
他既是一位老师,
也是孩子的爸爸,
而他的孩子几天前刚刚在医院里出生。
刘明:真的不好意思啊陈校长,我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家里的六口人,实在是太艰难。
揣着他的辞职信,
一大早陈立群就赶到到县人民医院。
陈立群:你要去的地方贵阳民办学校,工资待遇是会高一点,但你一下子走开,就像你爱人刚刚生了孩子,父母跟孩子这种感情一样,你一下子把他割断开,学生会很失望的。
一时间,
大家都有些拘谨,
之前想好的挽留的话到了嘴边,
陈立群还是咽了回去。
在内心深处他也深深地明白,
老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老师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
在那一刻,
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他身上的担子,
如何让老师们留下来?
老师的待遇、切身利益
一项项都是他的责任。
递交了辞职信的刘明老师会留下来么?
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
陈立群校长又该如何逐一破解?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近日正在播出的《浙江新闻联播》
系列报道《贵州支教校长陈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