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青史忆峥嵘,再起六三自强风。
万里山河一步走,风雨满襟行更匆。
撑篙浣溪过险滩,遏浪行舟志不穷。
光照学子前程路,华耀学府代代荣。
6月1日—3日,我校原创校史剧《光华》在光华校区光华会堂成功演出。校党委书记赵德武出席并慰问演职人员,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与在校学生代表一同观看了演出。
“百年西财建校史,一部光华学子书”。该剧改编自西南财经大学建校办学的真实历史,以主人公苏清和顾云非为故事主线,呈现了我校1925年建校、1938年内迁、1952、1953年合并组建以及1978年复校等重要历史节点,展现了我校“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讴歌了张寿镛、谢霖、彭迪先等老一辈教育家救国救民的时代豪情,歌颂了苏清、顾云非等光华青年勇于担当、矢志报国的凌云壮志,《光华》构架起了西财人感受建校风雨、传承光华精神的时空桥梁。
根据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发布的“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校园戏剧展演季评选结果”,西南财经大学校史剧《光华》入围“最佳大型剧目”,并荣获“人气最佳大型剧目”。硅步千里,如今《光华》不仅采用最新声光电等舞台技术,更融入舞剧、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博采众长、群英荟萃。
此次为校史剧《光华》第二十七至二十九次公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如潮,收获了西财师生及现场观众的广泛好评。剧组演职人员来自全校各学院、学生组织,囊括见证复校历史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传道讲学的老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西财青年、传承精神重温校史的毕业校友……我校师生共同创编、同台演绎,剧组最年轻的演员17岁,而最年长的演员已71岁高龄。老中青三代西财人反复打磨、不断调整,只为追忆先贤哲思,重现百年岁月峥嵘,接续火种传承精神。
“我的一生都献给了西财、献给了光华,只要学校需要我,千辛万苦我也一定要来……”,这是71岁的江林旭教授对西财的承诺与热爱。在排练间隙,江教授给大家讲述着四十多年的西财故事,剧组同学们更是百听不厌。江教授每次排练都会早到半小时,独自默戏准备,还与演员交流请教,温恭自虚、勤勉专注的态度为剧组树立楷模,几十年的西财故事更是成为剧组难忘的校史课堂。一桩桩校史记忆拉近剧组与历史的距离、一次次排练拉近几代光华人之间的距离。校史剧《光华》,不仅成为师生齐力同心演绎的视听盛宴,更是成为滋养西财青年光华精神的沃土。
舞蹈《永远的课堂》中西迁师生的故事印象深刻,躲避空袭不忍行李损坏是为了保护藏书典籍,跋山涉水满身泥泞是为承继伟业、赓续火种。光华大学西迁不只是“东校西迁”的一个缩影,还是抗战时中国高校在日军炮火的追逐下不屈不挠的文化西迁壮举,更体现以谢霖为代表的西迁光华人扎根四川、造福川中父老的为民情怀。
台上参演师生情感饱满,真情流露,表演打动人心,台下观演师生凝神屏息,专注观赏,不时为精彩的表演鼓掌喝彩。最后,赵德武书记走上舞台为《光华》点赞,让光华精神在一代代西财学子中接续传承。西财青年演校史、看校史、感悟校史的传统也将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继续提升与丰富校园文化,践行“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的西财青年品格,弘扬我校“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为“百年西财”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