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中邮消费金融提醒消费者:“浪漫”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

时间:2023-08-22 08:08:39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故事,讴歌了纯洁坚贞的爱情,也使得七夕节成为中国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追求个性化和品质化的年轻人将在这一天互赠礼物、甜蜜约会,掀起“浪漫经济”的消费热潮。爱情虽然让人神迷,但消费不能失去理性。中邮消费金融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警惕过度消费,切勿盲目攀比

根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73.9%受访用户表示将在七夕送礼物。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七夕消费需求,众多商家、平台不仅准备了琳琅满目的七夕商品,还提供了满减、秒杀等超值优惠,持续拉动“浪漫”消费。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量力而行。不计后果的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很可能导致消费超出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对贷款的需求也激增。然而面对鱼龙混杂的金融市场,消费者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虚假贷款、高额贷款等陷阱中。

中邮消费金融指出,过度超前消费后,如果不加节制的超额借贷,很容易使得消费者负债过重乃至逾期,不仅影响正常生活,也会对个人征信造成不良影响。另外,部分不法分子假冒金融机构名义,通过短信、微信、APP等方式发布贷款服务的虚假信息,并在“提现”过程中,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持续诱导消费者转账,这将使得消费者“越贷越穷”。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邮消费金融积极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创新推出多条反诈科普趣味短视频、H5、条漫等,开展“反诈蛋集市”“反诈士多店”“钱包保卫站”等多个主题活动全力提升消费者的反诈水平与金融素养,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

中邮消费金融提醒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正确评估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杜绝不计后果盲目消费、盲目借贷,更不“以贷养贷”“多头借贷”。对于来路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等,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并以负责任的态度承担和偿还债务,维护良好信用。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