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剩最后一个月,这一年,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并没有年初预想的那么顺利,虽然《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标准草案出台,但苦等了一年,正式的管理规范标准仍未出台。低速电动车不单单是汽车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规范标准出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看来,低速电动车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应该将重点落在规范企业生产环节上,对这个特殊行业要分类指导、规范管理、引导发展。虽然国务院已经明确指出,对低速电动车要按照“规范一批、升级一批、淘汰一批”进行管理。但目前有关部门的做法只是升级和淘汰,并没有严格落实“规范一批”的指示。此外,周鹤良认为,有关部门在制定国标草案时并没有做到深入调查,在没有了解低速电动车行业和其对地方经济、对消费者生活意义的情况下,就作出一定判断,有失公允。
周鹤良认为,低速电动车的管理应集中在生产资质、环保要求、产品安全、交通等方面,对于具体技术标准如电池、续驶里程、加速等性能指标可以适当放开,由市场主导。同时,在争议比较大的低速电动车应不应该上路”的问题上,他坚持认为,路权在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应根据当地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管理。在大城市周边、中小城镇推广低速电动车,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要限制其上路。另外,根据车辆不同使用场景也要分类管理,如环保车、快递车等,可以使用低速车。在特定区域,如公园等可以适当允许低速电动车通行,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使用。
低速电动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车企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设计研发,安全性能也大大提升。大部分企业生产的车型已经基本达标国家的标准。作为方便人们生活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管理规范标准真的应该尽早出台。
浙江今日阳光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轻型低速新能源电动汽车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电动汽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今日阳光始终坚持自主独立研发、精益求精,以最完善的制造工艺和不断升级的开发方式打造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整车设计上采用轻量化、智能化世界级先进理念,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性能和安全性,真正将新能源的革新力量应用于实际,代表了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业的超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