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正文

远程视界深耕医联体 构建基层医疗新格局

时间:2018-01-25 11:23:1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健康中国,意味几何? 对于一个人,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一个民族,健康是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近年来,国家在医改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如,医联体建设、取消药品加成、产业扶贫、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医疗大数据,扩大医保支付范围,抑制药价虚高……条条“药方”都切中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症结。

为了夯实大家的“幸福之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远程视界集团)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根基、以医疗产业生态链为提升的齐头并进的健康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深化远程视界将更多优势医疗资源普惠到基层医院的战略布局,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目前,远程视界集团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专注于专科远程医疗联合体O2O平台建设与运营机构,在过去的几年的时间里,从开始与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合作建设的远程眼科会诊平台,是远程视界集团投身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的最初试水,到现如今远程视界集团逐步完成11个专科远程医联体项目,形成了星火燎原的局面,有力的塑造着基层医改新格局,并使多方受益。

为了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的落地和实施,构建医联体建设工作有效沟通渠道、合理整合资源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取得进一步进展,更好的落实普惠医疗政策。在2017年7月15日召开的全国医联体建设与发展论坛中,远程视界集团发起成立两大医联体专门机构——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联体分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联体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并为机构前期工作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作为机构的发起方,远程视界集团董事长韩春善表示,“两大专门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充分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推动我国各地区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推进基层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机构成立后,将不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聚集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参与或者推动各地区医联体建设;通过整合专家资源,加强医联体建设方面的政策研究、业务研究,切实为医疗体建设出实策,献全力。

此外,远程视界集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精神,在自身医疗资源优势、人才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县域—医共体”平台建设的发展概念,旨在依托国内知名三甲级公立医疗机构的专家技术资源与辐射支持,以医共体站长联盟组织建设为纽带,以“远程医+工作站”的共建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以健康小屋建设为基础、专科慢病管理模式为核心、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手段,围绕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四大终端机构,充分建立各类专科专病慢病的分级管理与风险防控机制,为基层百姓提供权威健康管理服务。

“远程模式”下的医共体各级成员不是松散的医联体,在“县域—医共体”具体的运营实施过程中,各成员单位之间将最大范围的实行人、财、物的统一调配和管理,都具有“四位一体”功能,都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大医院不再像过去那样从基层医疗机构虹吸病人和医疗人才,而是自愿自觉、真心实意、想方设法地去帮助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因为只有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近就医,进而大幅度减轻大医院的工作压力,降低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成本,也增加了医共体的效益。由于基层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明显提高,才能极大的缓解县域居民的看病难。从而也更加有助于各类专科慢病精细化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推动防治融合一体化的发展。

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让医疗资源普惠大众,远程视界集团把脉这一问题开出的药方,是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韩春善表示,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要把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我们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这样就可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使得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真正让集中在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多普惠到基层医院,切实方便老百姓就近看病就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