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7000余年悠久养猪历史的农业大国,目前中国年生猪存栏量接近4亿头,猪肉年产量已达5500万吨左右,猪肉历来是中国人消费的最主要的肉类产品之一。
雏鹰农牧集团是一家以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为主导的本土民营企业,创立于1988年,地处农业大省、中原腹地河南。2010年,雏鹰农牧在深交所A股上市,证券代码002477.SZ,成为第一家以生猪养殖与销售为主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
目前雏鹰确立了包括生猪养殖、粮食贸易、互联网三大板块的核心战略,已发展成为拥有粮食贸易、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线上业务等完整产业链体系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但你无法想到的是,这样一家农牧集团的总裁,却是一位从课堂老师跨界而来的高雅女性,她就是李花。
被三句话“忽悠”到养猪场的高级讲师
在入职雏鹰农牧之前,李花是聚成华商书院主讲国学的高级讲师,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2007年,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成为第3期华商书院学生,他的到来,也彻底改变了李花的人生轨迹。
回忆起这段缘份,李花依然记忆深刻。她说,当时侯建芳担任班长一职,却常因公司事务请假。有一天,他从郑州飞到深圳找到自己,李花还以为他又要请假,但没想到却是想请自己到雏鹰农牧担任总经理。这样的邀请着实让李花感到意外,但侯建芳却很坚定。侯建芳激情澎湃的说辞,唤醒了李花内心的激情,他带动农民兄弟致富的真诚也深深地打动了李花。
就这样,李花在2008年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深圳,孤身北上,来到雏鹰农牧,开始为关系民生、造福万家的事业打拼。从一位国学老师,跨界成为上市公司的总裁,在别人眼里,李花完成了华丽的转身。2014年到2018年,李花更是四度荣登全球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的“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她的成功与雏鹰农牧是密不可分的,雏鹰农牧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收获众多奖项荣誉:
2017河南民营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双100强
2016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福利养殖金猪奖
2015年度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百强企业
2015年度新郑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15中国冷链物流“金鼎奖” 年度企业
2014中国畜牧业协会优秀模式
2014年度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评选入围奖
回首过去,从南方到北方,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带给李花不小的心理冲击。条件艰苦,再加上李花女性的身份,很多人都猜测她能在这里呆多久。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上去娇滴滴的姑娘,却在雏鹰农牧一干就是九年,她见证了企业上市的光辉时刻,亲历了2014年的生猪低潮期,还带领雏鹰农牧运用现代化营销方式,走出了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当初入职雏鹰农牧后,其实李花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一职。虽然名义上是副总,但她却已经全面接管了公司的管理事务。当时,她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每天坚持下场区检查工作,平稳地度过了过渡期。
2010年9月15日雏鹰农牧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亲历这一里程碑事件的李花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显得仍然激动,“我记得敲过钟后,公司十几个高管一起抱头痛哭。人们只看到我们上市的结果,却不知道我们经历的艰辛”。
李花还记得在雏鹰农牧上市前,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养猪的能够上市。雏鹰农牧上市后,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猪第一股”,但李花却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事实也确实如此。上市后,雏鹰农牧开始在三门峡、吉林、内蒙古等地广建养殖基地。十年来,雏鹰已从一家单体公司发展到今天拥有下属公司近50家,企业市值达到200亿左右。雏鹰积极响应党中央习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有效保证食品安全,雏鹰在东北大粮仓建设粮食基地,进行优质原料的收储、风干和储运,通过自主铁路专用线运达公司饲料厂,从源头上为产品质量提供强大保证;并在2016年10月与郑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郑州粮油食品智慧华园区项目,此项目为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
在养殖环节,雏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性地推动“雏鹰模式”升级。在不断扩大绿色商品猪养殖规模的同时,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新模式,在三门峡投建全国大型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自主培育的三门峡雏鹰黑猪是我国生猪养殖领域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在西藏林芝地区投建藏香猪生态养殖基地,从而形成了高端藏香猪——生态猪——普通商品猪的产品体系,并把“六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落实到生产环节。
李花称,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度低,养殖模式以散养、规模化养殖模式为主,但各公司的实际养殖模式存在一定差别。纵观分析来看,主要有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大规模与农户饲养结合模式和雏鹰模式三种。
其中,大规模工业自动化模式是以牧原为代表的模式,通过雇用农工饲养员自建现代自动化养殖场所,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大规模与农户饲养结合模式是以温氏为代表的模式,种猪由公司饲养,肉猪由农户饲养,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实现规模养殖,轻资产运营,扩张速度快。
而有别于以上两种模式的雏鹰模式,是雏鹰农牧独创模式。李花介绍,雏鹰模式以“各担其责、优势互补、共享成果”为理念,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套“人人做老板”的机制,充分发挥各合作方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这种模式也获得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的认可,获评“2014中国畜牧行业优秀模式”。
“集团一直推崇最好是不花钱养猪,因为行情不好,雏鹰农牧经历了2014年之后也出现了一次亏损,20年亏损过一次,压力太大,所以,一直把资产往下降,现在把固定资产降到了很低。”据了解,雏鹰农牧曾发布公告称,计划转让猪舍及附属设施,回归轻资产模式,此次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转让原有猪舍及附属设施履行程序合法、合规,而且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企业的养殖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盈利水平。
打造全产业链,减轻猪周期影响
据李花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约7亿头,但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温氏仅占2.5%。她预测,未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共同满足国人对猪肉食品的需求。
李花表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雏鹰农牧会更注重质量方面的提升。“很多猪肉养殖企业走的都是粗放经营的路子,我们则打算对猪肉养殖加工行业进行精耕细作,使企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李花这样阐述公司战略。
她表示,雏鹰农牧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养猪行业的全产业链模式,来更好地抵御猪周期的影响。而也正是因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猪周期的惨淡经营,雏鹰农牧才坚定了做全产业链的决心。“猪周期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减轻它给企业带来的伤害。”李花解释说。
集团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了全新的养猪服务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互联网+养猪生态系统,为养猪企业提供金融、交易、生产技术指导、人才交流、咨询管理和大数据等全方位服务,实现全产业链共赢。
近年来,雏鹰农牧除了传统的养殖外,一方面开设雏牧香生态肉专卖店,不断在终端发力,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产量到品质的转变,从品质到品牌的提升,从品牌到文化的融合。同时引入欧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火腿文化,从意大利和西班牙全套引进世界一流的发酵火腿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高端产品发酵火腿的研发和生产,东元高端发酵火腿经过至少18个月的时间发酵现已正式面世,与西班牙伊比利亚高端火腿形成中西两极辉映的高端竞争与互动格局。这不仅标志着我国肉制品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也意味着雏鹰农牧在河南省肉类产业布局上开启了高端化战略。
另一方面,在 2016年,就已实现了三产融合的雏鹰农牧,为拓展产业链条,又入股“中国著名三大小吃”之一沙县小吃,实施资本合作,共同组建团队参与运营。目前沙县小吃有6.3万家门店,全年消费人次达50亿,扶持带动30万劳动者就业。
据悉,雏鹰农牧跟沙县小吃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基地建设、互联网平台合作、共享市场渠道资源等展开全面合作,通过改造供应链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在所降低的供应链成本中与合作者分享。雏鹰农牧将以雏牧香猪肉原料供应沙县小吃门店,投资建设中央厨房系统,保障沙县小吃食品安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中国的“麦当劳”,成为国人的厨房,世界的餐桌!
目前,雏鹰农牧除了自身拉长产业链外,还推出新融农牧和金融布局。新融农牧是借助互联网为生猪养殖行业产业链内各类企业提供交易平台、中间服务、专家指导、融资安排等服务,整合生猪养殖上下游企业资源,旨在解决养猪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帮助降低养猪企业养殖成本,实现技术、资金、渠道等资源合理配置,为养猪人雪中送炭。而且还通过该平台筛选并购标的,据了解,这恰好结合了其目前设立的电竞、农业、扶贫开发等基金的金融布局。
未来,无论是十九大报告、还是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早已把“乡村振兴”推到了国家战略高度,预示着“三农”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历史性发展机遇。而精准扶贫作为当前“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相关的产业、上市公司也将迎来长足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