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由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联合Longhash主办的“全球普惠区块链峰会”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局长Roy Teo,新跃社科大学校长张起杰教授等出席会议,矩阵元算法科学家谢翔、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等多位区块链行业领袖受邀参会。
矩阵元算法科学家谢翔博士,在会上发表“下一代计算架构”的主题演讲,深入分析了:区块链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存在的局限,全数字化世界面临的挑战、三大基本矛盾,并从下一代计算架构的角度给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演讲开始,谢翔首先对区块链应用做了简要说明。
信任是进行高效交易的基础,也是区块链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当前中心化信任机制下,各机构以各自为中心建立信任规则,保障和简化本机构所有参与者的交易,而对其他机构竖起信任壁垒。随着交易规模及体系的扩大,这些信任壁垒会阻碍跨机构间的交易。
区块链要做的并不是“一刀切”式直接去中心化,而是借助于算法打破机构间的信任壁垒,在保障各方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对中心化进行补充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
之后,谢翔发表了自己对全数字化世界的看法。
全数字化世界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数字的采集与生产、数字的存储和计算、数据的分发和交换、数据的分歧和价值提取。
而区块链只能负责数据的分发和交换,为数据提供充沛的流动性,具有一定局限性。
谢翔认为,全数字化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所有方和数据使用方之间的天然矛盾。
数据所有方十分在意数据的主权归属,不愿提供给数据使用方过多数据信息,以免丧失对自己数据的控制;而数据使用方则希望能尽可能使用更多数据信息,同时对获取成本也极为关注。
对此,谢翔提出“数据三权分立”的概念,即增加数据执行方来缓解这个矛盾。数据执行方运用安全多方计算技术,在保证数据所有方数据不被不泄露的前提下,数据使用方仍然能够自由使用这些数据。
谢翔认为,全数字化世界会有三大基本矛盾:第一、个体隐私和中心监管之间的矛盾;第二、交易隐私和登记确权之间的矛盾;第三是,数据隐私与数据归集的之间矛盾。
这些矛盾,原生区块链无法有效解决,原生的区块链主要提供数据共享,根本无法提供隐私保护,所有的密码算法。解决这些矛盾还需使用到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已经超越了区块链的范畴。
所以,区块链不等于下一代计算架构,而是下一代计算架构中的一部分。下一代计算结构包含区块链、数据交换和多方协同计算。
同时,谢翔也从下一代计算架构的角度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广播加密和群签名用于解决个体隐私与中心监管的矛盾;同态加密和零知识证明用于解决交易隐私与登记确权的矛盾;MPC解决数据隐私与数据归集的矛盾。
基于此,矩阵元推出了区块链开放服务平台JUICE和安全多方计算平台JUGO。
JUICE集成了隐私保护算法,下一版本的架构中将加入DPOS+可验证计算的算法。力求在满足企业及个人开放者商业需求和隐私保护的同时,做一个可运营、可运维的平台,现已全面向开发者开放。
JUGO最主要的特性是:软硬一体、支持软件和硬件算法;可通用、可扩展:支持用户自定义计算逻辑。专注为企业级客户提供用户服务发现、计算逻辑开发、应用开发、数据集市、计算逻辑编译等服务。将于4月底5月初,对外开放。
JUICE和JUGO提供的解决方案有三种:1、数据的可信记录与认证;2、跨机构数据的安全共享;3、多方数据协同操作。可有效解决传统大数据模式化下,中心化机构越来越难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的问题,在供应链金融、联合征信、电子存证、数字积分、权益登记等领域广泛应用。
演讲最后,谢翔给大家分享了矩阵元为征信机构、清算机构、基金机构等做的几个典型案例,并对联合征信案例做了着重说明。
在征信上,所有的券商花了无数的获客和风控的成本,拿到的投资人黑名单和白名单,往往不愿共享出来,因为这是各自的核心资产。而为了提高交易规模和效益,彼此之间又需要这些名单和数据,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
大家一起计算一个结果,即协同计算,计算完的结果可以在区块链上被加密、登记交易,区块链做数据加密共识的结果。这样以来,各券商即便不拿出自己的具体名单和数据,也能共同使用彼此的名单和数据。
矩阵元的口号叫“为了数据的流动”,矩阵元希望大家能看到核心的问题是:场景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交换货币化。
数据一定要流动起来,一定要对数据的流动做定价,区块链也好下一代计算架构也好,如果不能给数据的流动性定价作出贡献,那么它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