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全球10%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及全球12%的心脏病死亡归因于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因素。这也是今年世界无烟日的核心信息之一。
长期吸烟,将会对人体造成深远而全面的负面影响。虽然道理每个人都清楚,但戒烟对很多人而言却并非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往往会在戒烟后不久又复吸,这时候烟瘾还会变得更大。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又要如何防止戒烟后复吸?家庭医生在线邀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东辉教授进行解答。
为什么戒烟后复吸烟瘾更大?
有些人戒烟做不到彻底,断断续续地戒烟,有时候几天不抽烟后又忍不住复吸。在复吸的时候,有人会发现自己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这也就是俗称的“醉烟”。
“醉烟”是怎么回事?尼古丁成瘾!
之所以短暂戒烟后会出现“醉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长期吸烟者对尼古丁产生的中毒现象。香烟中含有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会优先吸取一氧化碳,而导致不能吸取足够的氧气而导致短时间的缺氧,长期吸烟的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而对于已经几天不吸烟的人来说,身体再次接收尼古丁,融于血液中的尼古丁会使吸烟者产生中毒反应,因此会觉得头晕不舒服。
同时,由于尼古丁有强烈的成瘾性,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等情况,并渴望再度摄入尼古丁。因此,戒烟后复吸,即便会头晕,但人往往吸烟会反而变得更狠。
如何有效戒烟防止复吸?专家:熬过前四周是关键
吸烟久了,从身体到精神上都会出现对香烟依赖的现象,一般来说,戒烟最困难的时间在前四周,特别是第一个星期。
实际上,当习惯吸烟者放下香烟后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诸如渴望吸烟、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症状,很多人往往会在这个阶段熬不下去再次拿起了香烟。
要想熬过这艰难的阶段,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东辉教授通过家庭医生在线平台建议,尽量给自己找一些替代品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如果觉得口中没东西太空虚的话,可以多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嚼口香糖、咀嚼陈皮等都有帮助。如果手指缝间不夹支香烟就觉得很空虚的话,那就夹支铅笔或钢笔。这个阶段,可能由于吃零食较多体重会有所增加,这属于正常情况。只要熬过前四周,到了大约八周之后,对香烟的强烈渴求感会消失,此时,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开始减少零食了。”
据悉,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旨在通过发布与传播,倡导政府与公众做出远离烟草、有利于心脏健康的承诺;同时,鼓励国家各级强化落实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执行MPOWER控烟措施。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戒烟可降低或消除吸烟导致的健康危害,任何人在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因此,家庭医生在线向广大烟民呼吁:不管年龄多大,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健康获益就越大。
想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可扫码访问中国人寿“国寿大健康”平台,【健康养生】栏目,获取更多由家庭医生在线提供的原创健康科普,平台上的健康资讯均经过由三甲医院副高以上专家组成的医学委员会临床专家审核。
扫一扫,进入国寿大健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