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天,鸿茅药酒成了社会讨论的热点。很多人都在讨论它、批评它,鸿茅药酒一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鸿茅药酒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一款养生品,属于生活中没有它也可以,但有了它可以给生活质量添加点缀的。现在为什么会被群起而攻之呢?
对此,我产生了好奇,也因此而关注起了这一事件。我看到了很多批评,有许多批评是有道理的,有道理就应该听。而有的批评,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再深究的话,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网上现在对鸿茅药酒最尖锐的批评是质疑里面有没有豹骨。有热爱环境的社会公益人士追问,鸿茅药酒里究竟有没有豹骨。他们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说有豹骨,那么你的豹骨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违法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如果你说没有豹骨,那么你却声称有豹骨,这就是假货、就是欺骗消费者。现在请你告诉我,究竟有没有豹骨?
这种追问,会让一些站在旁观者角度的同志觉得很有道理,甚至觉得大快人心。但如果我们在深入一步,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一个传统中医从业者角度来看,会有种深深悲哀。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起了宋朝诗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陷入进退的两难境地,是因为他心怀黎民百姓,而鸿茅药酒现在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则是因为中药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现在不被许多人承认所造成的的尴尬境地。
中华民族已经延续了五千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们可以骄傲、可以自豪。在这文明的世代延续过程中,中医药必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生活在现在的人们是幸福的,我们吃得饱、穿的暖。于是,我们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家里许多人会养宠物狗,让宠物狗作为自己的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上,大家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不能破坏森林,要求保护野生动物。
现在中国富强了,我们有条件了,可以保护野生动物。可是古人并没有这个条件。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给你吃一味珍贵药品,可以让你的身体健康提升百分之十,但这会给世界环境造成一点破坏,你是否选择吃下去。很多人可能不会选择,这还是因为我们更富足了的缘故。如果放在古代,或者放在现代非洲某个穷苦的部落,你问那里的老百姓,可能他们会选择吃下去。
中药也因此处在了很尴尬的境地,被许多人所排挤。我们说,中药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必须传承、必须发展。但他们会说,这都是落伍的老东西了,丢了吧。
可是,难道就这样丢弃了吗?作为一个大国,你没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传承,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危险,难道我们不能预见到吗?看看最近新闻上热播的中美贸易战吧?中国的公司,因为不能造出自己的芯片产品,公司的命脉被美国人掌控着。然后在贸易战里,被美国人掐住了脖子,现在奄奄一息。
这只是中国的一家公司被美国人掐得奄奄一息,难道我们要等到将来,整个国家被掐得奄奄一息吗?
我认为,中药必须要传承下去,也要发展起来。怎样既能发挥它的优质疗效,又不要违反现在社会的新的环境保护的要求,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而这有很长的路要走。
行进在这段路程中的我们,要容忍它犯的一些必要的错误,不要一味地用现代的标准严苛的苛责。至于中药的传承发展,要国家中医药相关部门投入更多精力,要全国各个传统医学院投入更多精力,也要像鸿茅酒业这样的大厂投入更多精力。
希望未来的我们的子孙后辈,回顾传统中药这段尴尬的历史,能够为我们的选择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