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涂鸦、随意乱画的线条中去理解我的孩子是怎么样个性的一个孩子。儿童1到3岁是涂鸦阶段,从毫无意义的随意涂抹到开始命名自己画的事物,都是在进行自我观察;4岁到7岁,儿童通过画来感知事物的存在,就会关注画得“像”与“不像”,也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常常比较夸张;7到8岁时画面有了空间顺序;8岁后,儿童知道了很多绘画的技巧,有了对画的审美能力,也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表达的意识,尝试用各种工具来表达对“美”的认识。
抛开一些功利的想法,绘画作为一门兴趣爱好,对孩子审美和艺术情操的培养是很有利的,平时家长在培养孩子绘画兴趣时,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
1、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绘画工具以及画画的空间。不同的绘画工具,给人的体验是不同的,不同的材料,呈现出的绘画效果也不同,让孩子拥有尽可能多的绘画体验,孩子会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反复尝试。
2、陪孩子画画,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让孩子享受画画的过程,并鼓励孩子运用发散性思维,这个过程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能让孩子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收获成就感。
3、带孩子观看美术展,接受艺术的熏陶。孩子看到的世界,会形成他自己世界观的一部分,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多去美术馆转转,通过观赏大师的作品,孩子的脑海里会留下印记,孩子的美感也会渐渐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4、为孩子保存画作,收藏美好。当孩子完成一幅作品时,不要画完就扔在一边,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能储存画作的文件夹,帮孩子收藏画作,甚至可以将孩子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印在T恤、茶杯、文具上,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发现美,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无形中就能激发孩子创作的热情。
常州艺述家认为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途径在表达他自己所感知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