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届世界质量论坛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际质量科学院和上海市质量协会共同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汇付天下协办。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国际质量科学院(IAQ)院长伊丽莎白·凯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学军,上海市质量协会会长俞光耀等嘉宾出席并发表致辞,汇付天下助理总裁汤伟出席并作主题演讲。
这是世界质量论坛首次移师上海,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质量院士、多个国家质量组织、全国和行业领先企业、高校和政府部门等近300位嘉宾出席了活动。
许昆林在代表上海市政府致欢迎词时强调,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也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蓬勃发展,质量的内涵更加丰富,质量的边界更趋消融。在“无边界的质量世界”里,我们要加强协同创新,共建质量之业;凝聚各方力量,共谋质量之治;包容开放,共享质量之利。
汤伟就“数字化助力支付质量提升”这一话题,着重分享了中国支付产业的数字化质量提升经验,得到与会中外嘉宾广泛关注。他认为,目前阶段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支付行业正逐步形成大规模应用,并持续推动支付产业的升级迭代。借助数字化,不仅可以提升交易成功率、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还可以提升结算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基于规模的持续质量提升。
国际质量科学院(IAQ)院长伊丽莎白·凯姆指出,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和期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的环境和基础发生了改变,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既有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模式面临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