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关键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的基础核心资源。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已成为业界争相投入的新焦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在大数据技术、产业、应用、教育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教育方面,为了满足国家对大数据人才的需要,有近500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和汇聚具有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大数据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将大数据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国内国际化科技企业也特别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纷纷与高校联合设立研究院或实验室,在大数据产学研合作中,特别是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月30日,2020产教融合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峰论坛通过在线直播形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承办,百度公司协办。共吸引来自全国计算机教育界、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近19000人次参加。
本次论坛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曹淑艳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数据系系主任和、数据科学与服务中心主任吴斌教授、百度高校合作副总监计湘婷、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朝乐门副教授,来分享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方法、理念、经验与思考,以及产教融合的落地实践。
钱卫宁教授分享了从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数据专业的经验,通过数据专业建设协作组与兄弟院校一起制定培养方案、确定核心课程体系,以及通过学科交叉、校企联合等方式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分享了专业建设中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对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思考,总结了“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以及对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思考;。曹淑艳教授回顾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发展建设历程与现状,解读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围绕大数据专业建设的学生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探讨,针对大数据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知识体系建议、专业核心课程建议、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就业领域建议,并对首批设立大数据专业三所高校的大数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吴斌教授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三年来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学生专业培养的实践过程。,分享了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三年多来本专业学生培养的经验及实践心得。,并提出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验环节教学、突出个性化教学等手段培养具有数据思维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百度高校合作副总监计湘婷老师分享了“浅析校企AI及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指出AI赋能之下,各行各业产生新的剧变,具备新特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企业将更深刻地进入教育系统。;介绍了百度在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方面的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不断反思与创新。;强调了百度公司通过师资培训、课程合作、学科竞赛等多个维度的校企人才培养案例,尝试为校企AI及大数据人才培养探索出一个更有效、更易落地的合作发展范式;。中国人民大学朝乐门副教授基于国内外大数据人才招聘公告和面试考题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大数据产业面临的人才挑战,并探讨我国数据科学类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做了“大数据产业面临的人才挑战与数据科学专业的教学” 分享,从多个维度介绍了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先进观点和思路。
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大数据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分享在探索与实践应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报告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贴近大数据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专家们的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共鸣,与会代表积极与报告专家进行在线交流及沟通。另外,论坛为参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搭建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使与会代表有机会交流产、学、研全面拓展与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