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主体和高位运行的服务压力,苏州市税务部门构建以“智能化”为核心理念的一整套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了以智能咨询、智能导税、智能办税为核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让纳税人畅享高效、便捷、多元的“芯”级体验。
苏州税务标准提升、办税提速、服务提质的“智”税服务步伐,正在铿锵迈进。
“秒懂”你心,全天候智能咨询
“第一次在‘智能咨询’留言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么给力!”江苏天利管桩有限公司办税人员左春芹刚接手公司的财务工作,不知道如何办理财务人员信息变更,便试着对话框中输入“变更办税人员的方法”。系统立即弹出了变更办税人员所需携带的资料与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她还接到了税务部门的提醒,告诉她最近的办税地点,请她关注平台中“小微普惠”专题。“原本刚到公司还有些忐忑,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我每次遇到税务问题就打开手机在线问一下,回答又快又准!还有许多我们想要了解的优惠政策、操作流程刷刷手机就能看得到。”左春芹对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连连点赞。
苏州市税务局聚焦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全天候在线的苏州税务微信“智能咨询”平台。据了解,该平台定期分析纳税咨询数据,动态更新智能咨询知识库,智能筛选问题;这样纳税人输入的涉税疑问,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就能智能答复关联问题。目前,该局“微信智能咨询+电话智能应答+人工坐席”,已形成了“声音、文字、人工”三位一体的互补互动智能咨询服务体系,全天候为纳税人提供“打得通、问得到、听得懂、靠得住”的涉税咨询。
除此之外,税务部门还将纳税人学堂“搬到”线上,通过云课堂,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参加政策培训,还可根据需求反复点播相应的内容进行视频学习。“不懂的业务可以通过‘智能咨询’平台随时请教,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通话设备向专家团队求助,这让我深深体验了一把‘过高速’的咨询效率。现在再也不担心我的纳税问题,真是方便多了。”昆山凌晨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诗雨兴奋的说。
千方百计改进纳税服务,为了让纳税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办税便利。截至目前,苏州税务微信“智能咨询”平台已累计服务纳税人16.5万人次,受理咨询38.2万次,回复成功率高达92.9%。
“管家”陪伴,全程化办税服务
“您好,请携带相关资料到5号窗口办理。”纳税人通过手机屏幕上的提示,感受到了全新的办税体验。
“我在手机客户端上填写了注销申请,很多内容不是很清楚,所以选择了线下办理。在客户端提交了相关信息后,直接携带相关资料办理了注销。而且在填报资料时,预约了办税叫号,来了完全不用等,顺利办理了注销。”昆山市玉山镇浩瑞精密模具机械厂的财务负责人朱保华兴奋地说。
据了解,纳税人通过融合了电子税务局、金三系统、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窗口叫号等平台的“智能导税”系统,实现表单智能填报、办税渠道推荐、大厅无声叫号、税务端智能审核、自动化处理等功能,感受全程管家式办税服务。
同时,办税窗口工作人员在为纳税人处理涉税事项时,也会收到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历史办税记录等。窗口工作人员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纳税人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税收服务,进一步减少了纳税人往返咨询、准备资料、处理前置业务的时间。
目前,“智能导税”系统有效满足了纳税人了解业务流程、快速业务的需求,使“便民、利民、惠民”的纳税服务进一步升级,为“非接触式”办税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环境。
“实时”直达,全方位便捷税感
近日,上海金紫彬纺织有限公司的办税人干晨亮,在吴江区税务局花了不到一小时顺利办结了上海企业的注销业务,他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注销业务的首个“尝螃蟹的人”。更让干晨亮没有料到的是,清税证明由上海青浦税务通过邮政直接送达纳税人,他只需要跑一次税务部门。
为推进长三角税收管理服务一体化,苏州税务部门主动对接上海和浙江税务部门,加快推进落实长三角区域内通办。目前,上海青浦、浙江嘉善、苏州吴江三地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互,开启“一扇门、联合办、跑一次”的纳税服务新模式。
从“便利企业跨省业务办理”到“长三角一体化区域通办”,从“多轨”前行到“并轨”同行,这些举措的落地,极大的减轻了纳税人跨省办税负担。
苏州税务部门积极投身“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依托“电子税务局”,拓展“线上”服务阵地,全面推行“全程网上办”,打造立体化、多功能、高效率、全方位的线上办税渠道,让纳税人体会全方位的便捷税感。(苏吉赋、姚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