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加强烈——期待更均衡的教育、更全面的保障、更清洁的环境、更美丽的中国……”这是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
这些年,在党中央、习总书记号召下的人居环境整治给全国乡村带来了美丽无比、幸福无比、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深秋的中原尉氏大地,乡村,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坐落在尉氏县产业集聚区西区的村村院院,一排排绿树生机盎然,一处处庭院干净整洁,一条条村路笔直靓丽,一盏盏路灯点亮了街街巷巷,一张张笑脸荡漾老百姓的幸福芬芳。
政府重视—— 一处处精心治理场景
从源头治理、督查推进、到一步步、一段段的奖惩激励,县、乡、村建立了全县上下一盘棋的一整套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农村要有新风貌。新农民要有新生活。2018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县委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坚决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集中力量、整合资金,以垃圾清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打响了一场全党动员、全民参战、全域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近三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新农村、做新农民、过新生活,广大农村群众充分享受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带来的累累硕果”。该县县领导、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峰向记者说。
公园乡村—— 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俺村现在整治、美化的都成了公园中的公园啦,那一排排美丽的梧桐树,一道道绿化盆景,一汪汪清澈见底的‘小湖’,有‘健身苑’、文化苑,戏曲茶楼,夜里还有那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荧光灯,真是感到时美得不能再美了,美的简直能和那大城市比美了。人居环境的改善,真是让我们脱贫成小康了,俺这心理呀,觉得幸福得不能再幸福了”该县产业集聚区西区枣朱村农民王金凤说。
她的话道出了如今新农村风景如画、农民幸福美满的新景象。
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村“两委”唱了“重头戏”。他们无数次出动宣传车驶遍自然村的大街小巷,动员崇尚新风,要求村民摒弃生活陋习,用双手美化乡村环境,建设幸福家园。
在民俗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简办,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在树新风机制上,将贫困户室内外环境卫生及文明礼仪等纳入村规民约,对地面清洁、柴草堆码、物品摆放及待人接物等作出明文规定,拟定详细的评分细则;
在环境美化上,经常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村民,帮助贫困户清理室内和室外的生活垃圾,并对贫困户家中的物品摆放进行了等方面统一整理。
在心灵美化上,他们一方面叮嘱村民一定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让自己在思想和生活习惯上实现脱贫;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经常走村入户,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生动例子,讲述如何将移风易俗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落细落小,倡导村民以小家带大家、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村风,促进乡村文明,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谆谆嘱咐,春风化雨,滋润出了新一代农民淳朴、文明、向上的新时代新风尚,成了新一代农民心灵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美丽“村景”—— 一个个农民的快乐“景”
改善人居环境,美丽乡村景添“盆景”,各项乐民设施应运而生。村里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戏曲茶楼、健身活动广场等,同时还成立了村便民义务服务队。美丽乡村,构建了多样、便民、共享的特色文化新体系。
图书室里多了老人们阅读健康小知识的身影。
活动室里下棋的、打扑克的、打乒乓球的竞赛技艺、各显其能。
健身活动广场,一曲曲悠扬舞曲惹出了农民的凤姿靓影;“叮咚叮咚响”的腰鼓队,舞出了农民快乐的心声……
在如今的美丽乡村里,一个个农民的脸上乐开了花。
人居环境治理,带来了新时代农民开心快乐的“美丽风景”!
优美环境—— 一户户农民的幸福“景”
乡村优美的人居环境改善戏,唱出了人们心中一曲曲幸福“景”。
“朱大爷,您快开门,咱村的卫生院给您来义务体检身体了”枣朱村党支部书记敲着朱老黑的门说。
“李老伯,咱村的便民服务队来给您家打扫卫生来了”。枣朱村的便民服务队来到了贫困户李润德的家。
“朱大爷,记得不?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代表村‘两委’班子领导来给您送慰问品来了”枣朱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干部来到了村民朱义生的家……
今年八十多岁的朱要先乐呵呵地说:“如今呐,咱们的习书记领导的共产党就是好,吃不愁,穿不愁,家家还都住上了‘小洋楼’,村里建起了小戏楼,如今的年轻人夜里还到那广场上显‘风流’,总书记的那一句沉甸甸、金灿灿的‘共享幸福’语,源源不断地向俺老百姓的心里流”。 (朱亚磊 张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