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人口普查登记时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做好人口普查工作,需要广大普查人员付出更多努力,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据了解,“见面难”(多次上门遇不到人)是普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实质性难题。为助力“大国点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网上国网App推出“e普查”电力辅助工具(以下简称“e普查”)。
发挥平台优势,智能识别居家情况
普查人员在入户登记时,打开网上国网App,然后扫描居民用户电能表表号,即可通过“e普查”得到“绿、黄、红”三种居家情况颜色标识码,辅助普查人员识别空置户、“候鸟”人群、正常户情况,指导普查人员调整上门排查频次和时间,进而辅助减少普查人员上门调查次数,有效解决了“敲门无人应”的问题。
立足技术支撑,建立智能感知模型
“e普查”的核心算法前身是国网大数据中心在疫情期间研发的不入户排查模型,结合本次人次普查需求,进一步联合国网计量中心(中国电科院计量所)开展居民用户常用家用电器待机功耗实验与算法测试,构建由居民每日用电阈值、用电波动,辅以外部经济数据(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多维数据来源的居民居家智能感知模型,成为了“e普查”的核心。目前已通过模型分析了公司系统5.08亿居民用户,为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重体验感知,加强产品应用推广
为保证“e普查”数据精准有效、优化普查人员对“e普查”的体验感知,国网客服中心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要求网上国网运营中心迅速成立“e普查开发尖刀队”,建立各地省公司“快享”通讯录;选取重点城市制定推广策略,“每日一统计、每日一分析”,实时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开展“走进第七次人口普查现场”主题推广;建立“一图、一视频、一课件、两说明”培训教程等,举全中心之力全面做好“e普查”落地运营工作。
紧贴业务需求,提升人口普查效率
为推动“e普查”上线,国网客服中心、国网大数据中心两次赴国家统计局人口司进行交流、研讨。8月28日,双方针对功能应用场景、功能设计、权限管理达成一致意见。9月10日,双方针对工作内容、分析模型、合作协议、工作计划等达成一致意见。10月13日,“e普查”在网上国网App正式上线。由于功能易用、快捷及便利等,截至11月10日,“e普查”访问量已达274.34万次,查询居家情况的总量已达114.27万次,减少普查员跑腿约95.13万次。
此次“e普查”的上线,无疑是广大一线普查人员的“福音”。同时,“e普查”做好了用电客户个人隐私保护工作,展现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国点名”提供了有力保障。(赵鹏、苏良立、贾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