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历时五年,缪瑚瑚与大凉山的不解之缘

时间:2020-11-25 13:09:19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瓦吾小学是一所位于大凉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地处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凉山昭觉县阿并洛古乡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被群山环抱的这里,一年四季时常云雾缭绕,被当地人称为“云端小学”。 彝语的“瓦吾”,意思是“高山脚下的一块平地”。

2018年1月12日,瓦吾小学的乡村教师曲比史古获得了由公益组织颁发的2017年度乡村教师奖,央视新闻对其进行了报道,曲比史古:一切为了孩子好,感动了无数人。

2019年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专访曲比史古:让山村学校成为梦想开始的地方。曲比史古说:“我想让孩子们在大山深处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让大山的学校成为孩子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已经在这里待了16年,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待几个16年,真正把瓦吾小学打造成一所具有民族特色、教学质量较高的示范性学校,以点带面地提高民族教育。”

2020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布报道大凉山摆脱“贫困枷锁”,其中包括昭觉在内的大凉山最为贫困的7个县,而瓦吾小学就位于昭觉县。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之年,看到大凉山昭觉县摘掉贫困的帽子,很多人是欣喜的振奋的,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捐赠企业、个人等。缪瑚瑚和大凉山昭觉的缘分,始于她最简单的“感恩、回馈”的发心。2015年10月中下旬,缪瑚瑚发起四川大凉山助学活动,和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一起前往大凉山昭觉县了解大山里的教育情况。他们在深山里呆了十天,深入考察了昭觉县最贫穷的几个乡的小学。孩子们简陋的教室、宿舍,破旧的书包、文具和衣服,崎岖的放学回家路,无法想象的贫穷家况,这一切让缪瑚瑚深深动容。

缪瑚瑚在自己的朋友圈对这里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短短数日全国各地爱心汇聚而来,40多万人民币,以及一些暖冬物资,就这样开启了缪瑚瑚至今已经持续了5年的大凉山公益序幕。这五年来缪瑚瑚和她的朋友们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开展公益活动。2015年10月,“一对一资助学生”项目启动,缪瑚瑚个人资助的贫困儿童就有30余位;2015年10月,暖冬计划启动。目前已为昭觉9所乡村小学的2500余名孩子送去了近20万元的鞋服、学习用品等物资;2016年,“一年一座桥”助学公益项目启动。至今已经建成了3座助学桥,包括昭觉博洛乡水泥桥、拉一木乡吾阿觉村吊桥、且莫乡哈诺姑村吊桥。这些桥梁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当地小学生上下学路上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还给当地人的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和便利;2016年6月,缪瑚瑚联合朋友们与昭觉教体局正式签署捐建校舍协议,瓦吾小学已于2017年6月投入使用,乡村教师曲比史古就担任该所学校的校长;2018年6月缪瑚瑚他们继续捐建了乃拖小学,2019年10月乃拖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其它各类公益助学项目仍在持续进行。

回望这5年的公益历程,留给缪瑚瑚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刚踏入大凉山时的贫瘠和孩子们上学路上的艰难险阻。不过现在这一切都改善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深入民心,各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也都积极投身这场帮扶行动中来。大凉山脱贫了,不仅是宣扬我们在大凉山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也是对那些像缪瑚瑚一样的为此地付出过爱心人士的一句慰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