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十三五”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将全面推进,推进减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与转型重点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方向,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积极部署,同样需要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尤其是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促城乡融合畅通经济循环汇通达频获政府、市场“双料”认可
前不久,总部位于南京,深耕农村市场近10年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公开了2020年度成绩单:2020年度商品服务规模超 600亿,同比增长近20%。而汇通达作为四新“新产业”的代表企业、南京产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在2020年同样也获得了政府和市场的“双料”认可:2020年汇通达接连荣获中国企业500强、国家商务部数字商务企业、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榜第4名等等荣誉奖项、称号。紧接着年末国投创益、国调基金两家 “国家队”资本的注入,标志着汇通达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的城乡双向、全链路端到端产业互联网平台,再次获得官方与市场的双重认可,汇通达的头部价值进一步加速。
当前,我国大部分传统产业链条长,产业链上大量小而散的从业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生产水平落后、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产业链发展存在的严重不充分不平衡现象,是导致供给侧和需求侧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以互联网推动实体产业全链条的转型升级,是中国新时代经济转型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机遇。国内各大市场主体围绕产业互联领域开展了诸多积极的探索与努力。2020年,汇通达再次对自身产业互联网战略进行持续深化,定位随之升级为:“中国领先的立足农村市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这一战略定位可以看出,汇通达将坚持扎根农村市场,并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 “产业链服务”和“零售客户服务”等多项市场能力的全面升级。
汇通达产业互联网效能迸发21省14万店近千品牌共建产业生态
江苏省作为,汇通达总裁徐秀贤在11月参加江苏省政府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与省内10家重点头部企业,就大力培育产业互联网、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打造物联网产业高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建言献策。徐秀贤结合市场发展及汇通达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实践认为:“产业互联网把产业链路中的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服务等链接在一起,因此发展产业互联网是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至此,汇通达以龙头企业姿态定义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智能零售”,也得到了在场领导及企业家们的高度认可,深化公众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效能认知。
汇通达公布的服务数据显示,汇通达全国服务乡镇店规模已突破14万家,这些经过数字化升级和改造后的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能力”的终端零售网络,成为了上接产业、下触农村消费终端的“超级端口”;与此同时,汇通达已与近1000家核心品牌/服务商核心合作伙伴达成合作,为其带来高效率的终端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大数据及流量,帮助其更加精准地匹配终端需求,对生产数据进行补充,实现柔性供应链和反向定制生产,有效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
因此, 汇通达的发展印证了当下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破局B端,向上重构产业链;赋能C端,向下数字化升级下游零售终端。让资源、数据实现双向互动,以此实现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从汇通达的做法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使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而全产业链的高度协同将在促进城乡资源流通融合方面产生巨大效能。
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产业互联网的服务方式将是在公路、电路、网路之后打通乡村振兴的“第四条路”:城乡资源畅通交换的“新商路”。徐秀贤此前也公开表示,将积极响应江苏在新基建、乡镇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乡镇小微企业及夫妻店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输出新经验和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