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战疫,让全世界对中国肃然起敬

时间:2021-05-24 09:40:45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我从未见到过一个社会有如此的集体奉献精神。”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这样感慨。“历史一次次表明,无论是遇到瘟疫爆发还是经济危机、饥荒甚或战争等困境时,中国都迸发出强烈的韧性精神。”利比里亚《非洲头版》网站如此评价。

全面抗疫,举世动容

疫情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放在第二位,保障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的抗疫工作没有丝毫拖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集中全国之资力求“控制住传播范围、减少感染人群数量、维护百姓健康”。其间,已是耄耋之间的钟南山院士,更是亲赴武汉,采集病毒样本,以自己的学识为疫情攻坚奉献出以最大的力量。

对于拥有着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而言,抗疫是一次近乎极限的压力测试;病毒来势汹汹,致病率极高,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极广,加之春节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复杂性,疫情防控难度急剧加大……但中国政府在疫情的高压之下,形势研判精准,资源调度高效有序,各地病患救治及时,防控措施严格有力,迅速完成疫情的控制。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展现的能力、意志、决心与担当令人赞叹、肃然起敬,令全世界为之动容。

团结一致,中国精神

“团结一致,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不能掉队”是整个疫情抗击过程中,中国政府鲜明而不可更改的态度。为实现于此,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实现国民的从“隔离防治”到“疫苗接种”全面免费。超过千亿元的无偿支出,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除却政府的协调努力外,国民的责任与担当,也感人之深。统计数据显示,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省武汉市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更有千千万万青年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线、各个关口、各个岗位。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推迟既定婚期,坚守一线;有的人日夜兼程,骑行自行车四天三夜奔赴岗位;有的人与父母一同走向抗疫的战场!

战疫背后的中国精神,如何表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委员的答案是:基于人民中心的为民精神、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基于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基于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基于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基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基于统筹兼顾的全局精神、基于命运共同的协作精神。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种精神存在于中国人民抗击外部侵略战争、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存在于改革开放谋求发展的脚步中,同样也存在于抗震救灾、迎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动员中。

(作者赵竟硕系国际知名华人期刊《财经与管理》编委、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阿里巴巴数字化管理精英、西部新闻中心特约撰稿人)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