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福佑卡车对话90后物流人:“双11”曾月挣200万

时间:2021-11-05 15:02:08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图片1.png

11月属于狂欢者。线上,千亿流水在各大平台滚动交易,线下,一场跨越全球的货品大迁徙拉开序幕。

2009年,第一个「双11」的订单量是26万;2020年,11月11日当天全国处理快件6.75亿件;到了2021年,11月1日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这场消费盛筵搅动的不止是商家的广告创意、消费者的钱包,还有千万名物流人的作息和心跳。

对于90后物流人杨洋来说,「双11」就像过山车,一个月挣200多万或者一个月亏100多万,都是他曾在双11创造的辉煌或遗憾。

01

初出茅庐,在双11「爬山」

2013年,刚从江苏一所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21岁的杨洋就在一家头部快递企业经历了「双11」的「震撼教育」。

杨洋负责的是中控岗,工作以数据分析整理为主,但11月11日开始,不分岗位,所有人都投身到了仓库里,杨洋形容自己作为物流人的第一个「双11」:「人在货里面走,就跟爬山一样」。

2013年11月11日,杨洋的闹钟和公司的班车一起改了时间,凌晨 4点多,他和同事起床洗漱,摸黑等班车到公司开例会,5:00准时进仓库,开始12小时的劳动。每人一个卡位,两人装一辆车,皮带机把包裹运到卡位边,手动分拣、装车,如此循环往复。

紧密的节奏让杨洋至今难忘,「午饭时公司采购包子豆浆送到卡位边,都是能单手拿着吃的,老员工会拿1升装的饮料瓶带一大壶凉白开放在脚边,节约接水时间。中途去卫生间要和组长交接,组长临时顶替15分钟。」到了下午5点,换班的同事入场,接手夜晚的12小时。交接完成后,一行人回到宿舍倒头就睡。人与机器都满负荷运转,仓库24小时灯火通明,如此持续10-15天才能恢复日常作息。

图片2.png

图|刚毕业,在货运旺季「搬砖」的杨洋

那是狂欢节开始的头几年,「双11」频频挑战物流承压极限,2013年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当天所有电商产生了1.8亿件包裹,是当时日均处理量的2倍以上。杨洋形容,一到大促,公司里人人都是装卸工,「和码头上扛包的没区别」。

当年和他一起毕业进入公司的有20多个同学,「双11」结束后只留下了4个。

02货量惊人,成长速度也惊人

等不及慢慢发展,「双11」货量一年比一年来得凶猛,物流业被催逼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到了2017年,11月11日当天主要电商全天产生物流订单8.5亿件,是2013年的近7倍,但爆仓情况越来越少,包裹配送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最一线的物流人,杨洋亲眼见证、切身经历了这场行业大转变。

2017年,杨洋所在的江苏无锡场地引入了全自动分拣、建包系统,2kg以下的小件包裹可以完成自动化分拣、建包。同年,公司在无锡新增投入了一个138亩的新场地,配置了自动化分拣系统、建包系统、双层皮带机。此前,公司在江苏无锡的线路只有20多个流向,新场地建成后,流向细分至70多个,货量处理能力从十万提升至百万量级。

技术升级的背后,是被解放的人力与创造力。2013年,杨洋所在场地的日常吞吐量是十几万件,他清楚地记得,那年11月他们喊了无数遍「保20冲30」的口号,彼时他和同事还在仓库里「爬山」;2017年,「双11」当天场地日吞吐量超过180万件,是2013年的近10倍,这时的杨洋,虽然依旧忙碌,却已经能坐在办公室里盯数据、定计划了。

图片3.png

图|离开快递公司前的杨洋

在快递头部企业摸爬滚打4年多,杨洋日复一日地和发车计划、线路、运价打交道,锻炼出了一套准确分析哪里有货、精准拿捏线路价格的判断力。2018年,他以江苏地区经理的身份被业内一车队型物流企业挖走。杨洋没有辜负新公司的期待,加入的第一年,他凭借拿下的4条线路,1个月内给公司挣了200多万。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大半年的收入,杨洋强调,「就只是年底的一个月,挣了200万,是这些年最最高光的时候了」。

而经历了这一切的杨洋本人,也在物流如此惊人的成长速度背后看到了广阔的机遇,他自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在其中打拼一番事业,于是一头扎了进去。

03

8年过去,对「双11」既爱又怕

现在,杨洋成为一家物流公司的合伙人,他们购买车队、整合货源,承接江浙沪发至全国的业务。但无论是当年刚毕业的学生,还是现在自己成了老板,杨洋说,「每年最害怕的还是双11」。这是一种生理反射般的紧张。无论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一旦「双11」临近,杨洋都会不由自主地悬着心。他判断,「双11不是用来挣钱的,而是用来展现实力的,企业要自己贴钱秀肌肉,而且亏多少有很大一部分赌的运气」。

每年旺季后,头部厂家和物流企业都会评选「优秀保障奖」,杨洋认为「这是正儿八经实力和荣誉的体现」,他们获得过荣誉,但也躲不过有失手的时候。

2020年「双11」前,杨洋拿下了发杭州的线路,抵押贷款提前储备了200台车。「双11」开始了,杭州货量果然极多,但还没等到杨洋开心,变动出现了——因为货量太大,有爆仓危机,上游临时改动线路,把杭州的货发去了湖州分流。这意味着他提前承包的线路无货可发,但200台车每天1500元的包车费还要照常给,一天二三十万地烧钱,不到一个月亏了100多万,「这几年挣的钱一次性赔进去大半,啥心情也没有了」。

图片4.png

图|进入11月后,杨洋在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长

行情每年都在变,没有人保证它一定按照预期发展。从业8年,杨洋感叹「你永远把握不准市场变化,这是最可怕的」。也因此,越是「双11」这样的旺季,杨洋依靠福佑卡车这样的数字化履约平台发货的频率越高,一方面是因为需求溢出,更重要的是,需求越是不确定,供应的及时性、保障性就越重要。

杨洋认为,在福佑平台发货比其他平台快很多,而且有保障。在其他平台发货,往往发布完信息就没人管了,但福佑卡车会推送运力、调度车辆,而且全程跟进,更省心省力。对于在旺季紧张忙碌的物流人来说,这种履约服务会让心里踏实很多。

今年「双11」前,杨洋又贷款了几百万,身边的朋友更有把公司、房子、车子都悉数抵押出去的。但就像上了赌桌,加之油价、区域疫情变化,不到最后一刻,杨洋和他的朋友并不知道今年的盈亏情况,这或许也是「双11」的魅力所在。

话说回来,对于「双11」,物流当然不会缺席,物流人永远在场。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