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政策性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究

时间:2021-12-14 09:23:01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农”工作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期间,国家召开的诸多会议指出要不断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拓宽农业产业链融资来源渠道,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探索政策性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模式,既是我行坚守支农初心,勇担支农使命的时代要求,也是拓展“三农”领域优质客户群,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金融支农的主要障碍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但囿于涉农金融保障缺位、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因素以及农业低收益性、高风险性与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突出矛盾,金融要素“被动支农”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大痛点

(一)农业产业弱质性是“根源”

农业是先天的弱质性产业,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农产品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极易受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的影响。同时广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大部分仍从事基础产品的粗加工,经济附加值较低,导致其收入不稳定,难以获得有效贷款和及时偿还贷款。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弱质性导致农业生产者、投资者“偏农离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阻碍了乡村振兴步伐

(二)抵押担保不足是“瓶颈”

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缺乏完善的评估、抵押、登记、交易体系和统一的市场,致使农村的“沉睡资产”——土地和宅基地无法被有效利用;同时,缺乏有效的农村产权处置制度,在贷款对象不能偿还贷款时,其土地和宅基地尚无有效的处置途径和依据。农户贷款难,难在抵押担保难落实,问题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三)涉农保险缺位是“硬伤”

我国农业保险品种有限,目前受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作物保险标的仅有18种,牲畜类4种,且保障程度较低,以直接物化成本为保障限度的保险,难以弥补农业损失。同时,农户保险意识不强,尤其是经营规模越小、受教育程度越低,保险意识就越弱。调查显示,只有30%的农场主、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在缺乏农业保险及保障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农户所承担的自然风险、家庭成员疾病等意外风险极易转嫁为信用风险,这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支农意愿

(三)信息不对称是“掣肘”

金融机构现行的信贷制度是伴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的,其运作方式、操作流程、准入条件、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都具有较强的城市特征。而农户的生产方式与工商企业不同,其资金需求往往具有“散、小、急”以及季节性强的特点,由于缺少规范的财务报表和系统的交易记录,金融机构很难获得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同时,农户也难以及时、有效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信息、优惠政策。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加深了金融要素支农被动、缺位痛点

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探析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产业链促进农产品价值提升,助推各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的概念最初由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演变而来。它是指以主导产业为牵引,通过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在此过程中,由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农户等相关主体共同协调发展,引导农业产业走向高附加值阶段,最终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繁荣、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农业产业链金融则是指依托核心企业良好商业信誉及强大的履约能力,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同的是,农业产业链金融通过“捆绑”上下游企业、农户和消费者利益,能够有效解决金融支农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顺应普惠金融改革大潮流,代表未来金融创新发展大方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主张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重塑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与农业现代化相衔接,分享农业价值链收益,形成增收新动能、新机制。重塑农业产业链将意味着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塑,引发我国农业发展的系统性“质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各类涉农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业务,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系统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农村金融创新范式开始由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向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转变,有助于强化资金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机衔接,农业先进技术、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聚合与介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发展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品牌效应和发展新机遇。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金融可通过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比,农业产业链金融有助于增强生产性合作社、涉农企业及大型超市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连接性和互动性,在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实现利益共享,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机遇。农业产业链金融能够推动广大农户的目标函数由生产最大化向收入最大化转变。一方面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订单农业等途径切入农业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助市场引领和社会化服务,可增强农户抵御价格波动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收入最大化。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金融能够有效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谈判能力与合作水平,对资本以及劳动力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就资本要素而言,农户借助土地流转的方式可逐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这对降低广大农户的边际生产成本、持续提高资源利用率、突破土地资源约束瓶颈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将刺激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农业机械以及资金的需求,进而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介入创造必要条件。就劳动要素而言,广大农户在遵循互助合作和资源联合等原则的基础上,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有效提高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农业全要素配置效率,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农民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主体,更是建设主体。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步伐,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链金融对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推动作用显著,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农业产业链金融借助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机制”,培养广大农户的产业发展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进而提高农户的信用水平和契约精神,通过内生发展机制引导农民向现代产业化、专业化、职业化演变。二是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下,农户受收入最大化目标函数的驱动,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以及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等途径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渐具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征。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金融能够促使分散经营农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更加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三、政策性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

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是新时代农发行肩负的重大政治担当和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行顺应和把握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锚定农业产业链上不同经营主体的差异化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实现“农、企、银”多方合作共赢。

(一)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引领者、主导者和组织者,凭借自身规模庞大、资本雄厚、盈利及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能够带动农户从事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成为金融支农的有力抓手。

2019年,我行积极探索“龙头企业+银行+加工企业+农户”模式,大力支持古田县菌种科技园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地方龙头企业(古田县十方田商贸有限公司)为承贷主体,向我行申请贷款用于菌种科研楼、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厂房建设标准化菇棚提升改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业主十方田公司一方面采取农户自建、金融支持的方式,支持菇农对菇房进行标准化改造,并与菇农签订意向协议,优先向其采购足量优质的食用菌原材料;另一方面将建成标准化食用菌厂房出租给菌种生产和加工企业,促进企业改造升级、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古田县食用菌菌种品质和成活率。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积极打造十方食用菌特色品牌,借助品牌优势、营销网络和分销渠道,大大提升了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该项目以龙头企业十方田公司为主导以种植基地(菌种科技园)为基础、以标准(农户菇棚标准化改造)为核心、以技术服务(园区科研支撑)为保障,有效推动了地方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和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是我行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服务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目前已审批贷款1.1亿元,并成功投放贷款2000万元。

(二)经联社主导型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股份经济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经联社”),是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诞生的为盘活农村资产、带动当地特色产业、为农民创收致富、服务三农发展的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入社农户为服务对象,为提供产前生产资料购买,产中信息、技术指导及产后加工、销售、储藏等社会化服务。金融机构通过考察和评估农户与经联社之间相互关系和业务往来,可形成对农户实施金融服务供给的前置条件,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体制下的“小农排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农户将农产品交由经联社统一加工、销售,所得收入一部分用于偿还入社农户银行贷款,另一部分用于分配利润,满足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后置条件。

2020年我行创新推出“经+国有担保公司+银行+农户”模式,以经联社(周宁县浦源镇溪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等)为承贷主体,由地方国有担保公司(周宁县云上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向我行申请农业小企业贷款,用于购买种子、饲料、化肥、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再由经联社分发给关联农户开展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该模式利用经联社与入社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将分散经营农户进行串联并形成组织凝聚力及信用合力,有效解决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提升政策性金融的支农惠农能力。目前已审批贷款200万元并成功投放贷款120万元。

四、政策性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我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优质客户储备不足导致项目近年来,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大银行间为争抢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致使我行信贷产品利率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且我行信贷人员配备紧缺,客户营销服务力度稍显不足导致优质项目储备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二)金融产品服务单一导致缺供给现阶段我行信贷业务品种较为单一且缺乏灵活性,准入门槛高,审批链条长,投放进程慢,导致部分亟需金融服务的农业经营主体出现无资金可贷的尴尬局面

(三)产业链整体风险偏高导致“缺动力”。农业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常处于强势地位,承担连带担保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农业产业链的风险集中度较高,一旦发生风险事件,极易沿着整个链条扩散至关联企业和农户,影响整体的安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行提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五、政策性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客户营销方式源头

善用源头发散式营销理念找准农业产业链上的核心客户,构建银企合作多赢的网络。一积极对接政府平台,开展政府相关项目服务企业的合作,切入农业产业链上的核心客户,抓住关键点,实现营销的杠杆效应。二全面梳理区域内大型农业产业客户,充分调研其生产经营、金融需求、合作金融机构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逐一上门对接营销,以大型集团性企业为源头,开展其上下游企业的整体营销与合作。三深入研究农业产业集群模式,以产业园为依托,借力政府产业基金、第三方合作伙伴、大型上游企业等,开展群体授信、结算等服务,实现群体营销、批量获客。

(二)金融产品服务多元化

综合考量农业产业链金融不同主体、环节的金融需求,设计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一积极开发基于生命周期的种植、养殖业金融贷款产品体系,如果业链贷款生猪养殖链贷款 系列专项产品创新农业产业链融资抵质押方式,延展抵质押物范围,完善保单融资、动产质押等信贷业务,有效满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经营者的融资需求。二合理设置农业产业链贷款期限,以农业价值链金融为基础,引入项目贷款、银团贷款机制,更好地满足具有中远期社会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三积极加强与保险、证券等同业合作,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拓宽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来源。

(三)产业链金融风险分散化

积极探索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利用好财政补助资金、政府增信机制、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产业链联合体内设担保基金、农业保险、风险救济及核心企业担保、主体自身担保等多种机制,构建多方共同参与、合理分担的合作机制,加大正向激励的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力度,逐级放大增信效应。创新运用农村改革中的产权融合、林权抵押、农担合作等新型担保方式,释放农村生产要素潜力,进一步增强第二还款来源,合理确定各经营主体授信额度,重点解决农业产业链环节多、风险抵御能力弱、风险控制难度大等难题。(文/林凡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