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全力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时间:2021-12-23 09:17:17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讲话深刻阐述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讲话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讲话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分行党史办作为全行党史学习教育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办事机构,深刻感受市分行党委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市分行党委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全力推动全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确保全行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成效。

一、感悟思想伟力,砥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走过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一以贯之。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依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共产党员等微信公众号,详细筛选经典红色故事,在微信群推送了践行初心使命十一书、建党百年英雄谱等典型故事,开展“声情告白、红心向党”我想对党说等活动,引导全体党员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形成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价值追求。

二、坚定理想信念,积蓄的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闽东红色资源,通过打卡红色研学路线,储备学习教育基地,开展红色实景教育,讲好红色革命故事等形式,不断拓展学习教育宽度,让红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最亮丽的底色。相继与人行宁德市中心支行联合举办“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举办“青春同心 永跟党走”党史故事分享会等,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好悟的要义,进一步领悟革命理想信念推动思想境界拓展提升,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动力。

三、弘扬“赶考”精神,永葆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初心使命,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用好学习教育成果转换,坚持党史学习与推动工作相结合,聚焦全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急难愁”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诚恳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用心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诚心解决业务发展、干部成长、员工福利、企业文化、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建议。全辖梳理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6条,已完成15条。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顽强拼搏的强大动能,践行农发行初心使命。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行党员干部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下一步,市分行党史办将把学习贯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主线,“九个必须”的明确要求作为开创未来、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完成好“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光荣使命!/周宏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