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即将入梅!苏州苏城医院中医专家教您赶走湿气、健康养生

时间:2022-07-07 10:51:5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本周日起

新一轮降雨无缝衔接

苏州的好天气也将结束

雨水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一入梅,就有不少地方

挂起暴雨和大风预警信号

看来今年梅姑娘有点来势汹汹呀

咱们苏州何时入梅呢?

根据以往数据统计

↓↓↓

苏州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长度24天,全市平均梅雨量223.3毫米。

最早入梅为6月1日,最迟入梅为7月4日;最早出梅为6月16日(1961年),最迟出梅为8月2日(1954年);

最多梅雨量746.6毫米(1999年),最少梅雨量22.9 毫米(2000年);梅雨期最长54天(1954年),最短只有3天(2005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季在诗词里总是特别美好

但在现实生活里那就是

雨连连、湿哒哒、黏糊糊

又潮又闷又热


除了皮肤“黏糊糊”,地面“湿哒哒”,墙角开始长霉点、室内物品容易发霉、衣物床单晾不干的烦恼也将接踵而来。



炎热的夏天遇上多雨的黄梅时节,如何赶走湿气、健康养生呢?今天,苏城医院中医科主任何新福就给大伙儿支支招。

劳逸结合、适度运动




▲ 何新福副主任中医师在门诊坐诊

生活起居方面,要顺应夏日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建议晚睡早起;适当午睡,不仅可以补充晚间睡眠不足,还有助于恢复良好的精神状态。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运动促进排除汗湿,增强抵抗力,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慢跑、体操、游泳等,运动过程中要适当喝水补充水分。

“不少年轻小伙子喜爱大汗淋漓的运动,大汗后总是光着膀子迎风吹或是立刻冲一个凉水澡,其实都是不可取的。”

何新福提醒,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大汗过后不要立刻冲冷水澡,可以等汗干了再用温热的水洗澡;也不要在淋雨或大汗湿身后一直穿着湿衣服,要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换干爽透气的衣服,避免寒气和湿气趁虚而入。

饮食方面:减酸增苦、益气健脾




“天热了,大家都喜欢喝冰冻冷饮来降温消暑,实际上,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导致疾病产生。”

何新福表示,建议大家不要贪凉,以免伤脾助湿,在饮食调养方面,宜减酸增苦,补肾助肺,调理胃气,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例如苦瓜、绿豆、冬瓜、西红柿、木耳、西瓜、山药等。

保持家居衣物干燥、保持室内通风




持续阴雨、雨量增多、空气非常潮湿,因此一定要注意做好祛湿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室内的防潮,可打开空调除湿模式以降低湿度,必要时可购置专门除湿设备;要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如果衣服总是湿哒哒干不了,可使用烘干机、吹风机、电风扇等辅助晾干;也可以在家中潮湿处放置樟脑丸、竹炭、木炭制品等防霉、除湿用品,降低衣橱、鞋子里面的湿度。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做好通风措施,建议在雨停歇间隙时及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食物霉变、防止“病从口入



在阴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食物极易发生霉变,食用后容易引起急、慢性中毒。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丢弃。

在此,何新福也特别提醒,不少市民可能担心浪费食物,往往只是把发霉的部分去掉,保留剩余部分继续食用,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虽然食物表面的霉菌去除了,但霉菌的毒素往往还是会保留在食品中,即使经过高温烹煮,霉菌毒素也很难被破坏。”



为了防止浪费,也为了卫生安全,建议不要一次性烧制过多食物,尽量做到一餐吃尽,注意菜要烧熟、烧透,食物存放要保持通风干燥。此外,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冷藏过的食物要加热完全后再食用。

心情拒绝梅雨天




“只想睡觉,感觉浑身没有力气。”“全身软绵绵哒,空气潮潮的,心情也是潮潮哒!”……被梅雨支配恐惧至深的朋友已经期待起了梅雨季节能够早些结束。

何新福表示,梅雨季节,潮湿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情绪低落,人容易疲惫无力,或表现得烦躁不安、极易发怒,因此,要保持情绪平稳,忌恼怒忧郁,拒绝“心情的梅雨天”,可以有效缓解闷热天气带来的烦躁。

梅雨季节不可怕,

心情千万别跟着down哦!

虽然窗外雨一直下,

内心也要依旧风和日丽哦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