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下基层当谨记“路”在脚下

时间:2022-11-10 17:30:25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机关干部走基层活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方式,是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举措,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然而,个别机关干部在下基层时,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应付的“套路”比较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比较少,导致效果不理想、基层“出路”不明显。这样的现象,往往会令基层失望。为此,机关干部在下基层时,务必摆正位置,盯着问题抓落实,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和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真心认可。

调查研究要少些“套路”、不摆架子,甘于当好“小学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机关干部走基层,为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过程必不可少。然而,个别机关干部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很高明,或者以应付的心态下去,搞些不适用的“套路”,要么就好为人师,到基层摆起“官架子”。这样的下基层,往往是情况不明决心大、目标不清干劲足就是在给基层添乱。为此,机关干部在下基层调研时,要以扎实的作风一沉到底,在与群众打成一片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坐同一条板凳中了解所思所想所盼,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中找准问题所在;要务心怀着谦虚谨慎的心态,甘当小学生,在实践的第一线取得服务群众的“真经”。

指导工作要多些“思路”、不做样子,善于抓住“牛鼻子”。机关干部下基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基层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让基层工作避免差错、少走弯路、提高效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机关干部不是全才,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多些建设些的“思路”,以抓住主要矛盾的“牛鼻子”,让工作事半功倍。为此,机关干部在下基层时,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实际,尊重自然规律,以扎扎实实的作风,不做“样子”,不摆“姿势”,瞄准问题来,盯着问题去,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中,推进问题的持续解决。

解决问题要盯着“出路”、不留尾子,乐于当好“清洁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机关干部下基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基层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得好,解决得彻底,才会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然而,个别机关干部由于阅历不深、经验不足等原因,下基层时往往抓不住关键,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很忙碌,却忙而无计,忙而无功。为此,机关干部下基层时,要盯着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盯着急难险重问题要“出路”,用心用情用力,说办就办、办就办好,不留“尾子”;要善于当好“清洁工”,清除矛盾和问题的“死角”,以圆满的效果赢得群众拥护,展现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刘锐)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