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作风建设的组织推动者,又要当好优良作风的示范践行者,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要有制度作保障。要增强“四个意识”,把改革创新贯穿机关作风建设始终,实行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举,以优良的作风,抓好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一套务实管用的机制,带动和促进广大干部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实现严管干部与关爱干部相统一、正风肃纪与调动积极性相促进。
建立评议机制。坚持群众评议,积极探索机关作风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办法,坚持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引入作风建设群众评议机制,定期开展作风建设满意度测评,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创新“互联网+评议”模式,实施全民大数据评议工程,落实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通过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对工作、作风、行政、廉政等方面的监督,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评议,以此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问责机制。要抓紧制定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积极探索体现作风导向的干部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完善相关奖惩制度,让作风这条“高压线通上电”。要设立投诉处理中心,对损害发展软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对反映作风问题的必查,对项目迟迟不落地的要督查,对因工作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要倒查。今后凡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动不力,对工作长期不在状态、效能不高、推动发展不力的干部,要敢于问责,造成一定后果的,经查证属实违反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对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干部,要褒奖重用。
建立免责机制。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为心无私欲、一心干事的干部创造宽松的环境,列出容错免责清单,对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重点工作等过程中出现一定失误,但不违背党纪国法、未谋取私利、未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的,经有关方面认定,可以免除相关责任,不影响考核评优评先,不影响晋级晋升。不仅要在他们顺利的时候、获得掌声的时候给予支持,更要在他们出了差错、出现失误的时候给予包容。要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担当负责,为改革创新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通过制度建设彻底筑牢“防火墙”、提高“免疫力”,让干部身心保持健康。树立敢于担当的良好导向,对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激励,鼓励基层创新创造,让大家轻装上阵、担当奋进。
建立激励机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把“官帽”用于激励干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要改革政绩考核办法,通过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细则、建立完善个人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完善工作奖惩激励机制,把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的力度和成效作为检验干部实绩的主要依据,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作为、不干事的撤下来。要完善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干部选拔任用、岗位调整交流等挂钩,对争取上级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在考核排名靠前的,要给予记功;对成绩优秀、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对三年内没有一次被评为优秀的干部,不得优先提拔,解决干多干少、干好干孬一个样的问题,真正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鑫源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