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资源。迈步新征程,各地在人才工作中应该谋好全局“一盘棋”、抓好工作“千条线”,优化引才措施、创新用才之道、做好留才文章,不断激发人才“源动力”,让人才活力在祖国热土上竞相迸发。
优化引才措施,实现人才与需求之间的双向奔赴。花香自有蝶飞来,海深方得百川聚。人才招引是需求选择人才和人才选择需求的双向过程,在人才招引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需求导向,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绘制“人才地图”,对点引入、按需引入技术人才,切勿盲目、不加选择引入,造成人才闲置,进一步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各地还应树立强烈的引才意识,出台优才新政,拿出真金白银爱才,让更多人才感受到“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环境,变“要我来”为“我要来”。此外,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练就识才的本领,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发现人才。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延伸人才发现的触角。将人才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发掘出来,不使人才有怀才不遇之恨,不使用人单位有遗珠之憾。
创新用才之道,找到人才与运用之间的完美契合。“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在人才运用过程中,需要人才工作者充分考虑到人才的专长、兴趣,做到人岗相宜,实现人才有效利用率的最大化,切勿在运用人才时脱离岗位需求,造成人岗不适,甚至是将人才变成花瓶、摆设,要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市场等方方面面的便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破除唯帽子论、唯学历论,不论资排辈,不只看学历,对技术性、操作性岗位,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更加看重实际动手能力。要拿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魄力,扛起责任,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甩开膀子加油干,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做好留才文章,拉进人才与单位之间的相互距离。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于人才而言,哪里政策好、服务优,就会更愿意涌入哪里,如今,各地都在抢人才、抓发展,人才工作者要想广揽贤士,就需要细心当好“服务员”,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要确保人才留得住,首先要优化服务环境,要打破部门身份和地域界限,特别是对急需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要特事特办,减少环节。要建立“人才直达通道”,在人事关系,户口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就学,住房,工资津贴,职称评聘,等方面都要降低门坎,提供优惠,改善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出台人才新策,简化政策申报流程,秉承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追求不断探索服务人才的最优解,拉进单位与人才之间的距离。(张长弓 蒲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