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宗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积极带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和压迫,在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党的宗旨,在新征程中践行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把握国情,从时代发展大局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认清国情是正确判断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十分注重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坚持从国情出发研究中国革命,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正确把握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前提,不了解中国国情、搞不清楚中国社会问题就无法把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运用到中国具体事情上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要矛盾是国情的重要方面,党员干部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处理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更精准的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时代答卷。
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具体实际服务好人民群众。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毛泽东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是瞎说一顿”,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是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调查研究,认识到群众中的智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学习他们的习俗和智慧,并认真总结使之理论化、普遍化、精确化,为做好群众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党员干部要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中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增强党的权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式,党员干部必须从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力,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方便群众的衣食住行,提高医疗、交通、保险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冯昆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