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疫”线先锋】疫情防控显担当 霞光满天别样红

时间:2022-12-09 17:07:57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感动而心生力量;总有一些人,用他们的拳拳之心做着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贡献。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绵竹市人民法院退休干警程玲、赵一平尽管鬓含白霜,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勇敢地站了出来,逆行而上,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岗位上,继续为这座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年轻一辈树立了榜样。

程玲,女,65岁,绵竹市人民法院原法官,退休干警。本轮疫情发生后,她发挥余热,像颗螺丝钉一样紧紧地焊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敢于冲锋陷阵的女勇士”。

赵一平,女,56岁,绵竹市人民法院原法官,退休干警。当她听说街道社区需要抗疫志愿者时,第一个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基层防疫工作,微笑面对各种困难,散发正能量,乐于助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爱心赵大姐”。

图为绵竹法院退休干部程玲(中)、赵一平(左一)与门卫罗加秀大姐共同守护法院家属住宅小区大门,筑起高风险小区防疫第一道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绵竹市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干警下沉社区,协助做好核酸信息采集、道路管控、物资运送、防疫宣传等工作。该院退休干警程玲、赵一平在得知消息后,不顾身体年龄原因,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认真做好高风险防控区的守护、居民劝导、物资保障等工作。

图为11月20日,绵竹市人民法院退休干警程玲、赵一平正在参加法院家属住宅小区居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11月18日晚,绵竹市人民法院家属住宅小区拉起了警戒线,进入临时管控状态,小区个别居民一下慌乱起来。

“程姐、赵姐,行行好,让我们出去,我要去看住在外面的妈妈,她一个人住,求求你了!”尽管程玲、赵一平两人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人还是从声音中认出了同住小区的她俩,于是大声求助。

“不行,为了防止疫情外溢,请大家不要离开小区,不要围堆堆,赶快回到家里,不要出门。我们俩是咱小区的防疫志愿者,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我们。”铿锵有力、落地有声的声音镇住了在场的人,大家很快平复情绪,各自回到家里。

在程玲、赵一平的倡议下,小区很快建起了业主微信群,也搭建起了小区业主与志愿者沟通的平台。居家隔离最害怕的就是缺少柴米油盐,业主微信群建立后,程玲、赵一平每天总是第一时间将市委、市政府、街道、社区下发的通知、通告等传达到每一户居民,再与门卫丁其荣、罗加秀夫妻起挨家挨户收运垃圾,按时对整个区域进行环境消杀,她们热情周到地为大家服务,让宅在家里的居民放下了担忧的心。

“程姐,帮我把菜拿上来,我住5楼......”“赵姐,我身体不舒服,帮我买些药......”“两位志愿者大姐,我们没有菜,再帮我们买瓶醋......”自从小区被临时管控以来,业主微信群的呼叫声不断,程玲、赵一平总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居民提出的要求,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问题,尽职尽责做好志愿服务者工作。

对小区进行环境消杀

程玲、赵一平的辛苦付出,小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在业主微信群里为她们点赞。“程姐,赵姐,你们要注意身体,这几天天冷,你们要多加一件衣服哟!”“你们俩不要靠在门口休息,小心风寒感冒!”“程孃、赵孃,恳请我们来顶替你们!” ......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们还撑得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战胜这次疫情的!”

程玲、赵一平坚持每天通过业主微信群与小区居民互动,大家互相鼓励,互相问候,互相帮助,为大家抗击疫情增添了强大信心。

图为程玲、赵一平创建的的“业主群”,成为小区居民传递爱心的平台桥

转眼间,程玲、赵一平在小区参与志愿服务已经半月有余,“白+黑”的高强度连轴转,她们从未退缩,从未抱怨。她们表示,只要党组织、市民需要,坚决牢记初心使命,以“法院退休人”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努力为绵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