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要挥好“优者奖”这根指挥棒

时间:2023-05-18 09:35:59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优者奖”已然成为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又一鲜明导向,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实践中基层要实现“优者奖”奖励到真正的“优者”还需发力。

要练就慧眼识才的“火眼金睛”。各级组织部门要善于作各类人才的“伯乐”和“知音”,不拘一格选才育才。现实中,一些地方干部队伍考核评优存在论资排辈搞平衡、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身份好等不良风气。目前各基层单位特别是乡镇(街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编制、事业编制、临聘人员混编混岗的情况。部分年轻干部职工由于干事能力强,工作激情足等原因,经常性被安排至各单位重要部门工作,充当年轻的“老黄牛”,发光发热、干事创业。但在干部提拔、职级晋升、评奖评优等事项中,组织更多的是考虑身份是否合适、年龄是否满足、资历是否到位等现实因素。未能真正落实“优者奖”,而是变成了所谓的“合适者奖”,致使一些年轻干部失去奋斗的激情,进而逐步演化为体制内的“老油条”,失去创新活力,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要营造干事创业的“火热舞台”。身份、年龄不应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障碍。各单位要多角度引才爱才留才,努力搭建人才良性发展的平台,营造“说奉献、讲能力、比作为”的火热氛围,从而温暖人才、感动人才,最终留住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让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充分发挥“智力引擎”作用,真正达到把组织人事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各类人才聚焦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同时,要抓住人才队伍中的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党员带群众、干部带非党职工的形式,把各项中心工作建设作为锻炼干部的大平台,增长才干的助推器,实现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的良性循环。

要重塑重奖激励的“多元奖池”。党委组织部门选优评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优者奖”,激励各单位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争优创先的干事创业生动局面。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以口头表扬、变相奖励代替了符合相关规定的实质性奖励。长此以往,使得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斗志丧失、信心泯灭,进入“事事皆无所谓”状态,从而习惯于“躺平”、沉迷于“摆烂”。为此,各单位要舍得奖励,更要擅长奖励!要分门别类制定奖励措施,在薪资待遇、提拔晋升、培训学习、精神荣誉等方面丰富奖励形式,更好激发各类优秀人才干事激情和各类优秀团队创新潜能。(毕海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