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5日,来自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五个学院的9名学生组成“弦歌不辍、文脉延绵”实践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金哲老师带领下走进江西省上饶市鹅湖书院、九江市白鹿洞书院,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衡阳市石鼓书院,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专项调研,感受中华传统书院文化的熏陶,寻找其与当今时代的共鸣之音。
书院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从唐朝一直到晚清,传统书院持续了千余年,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脉传承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传统书院基于“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从祭礼、日常和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构建了以道德实践为特色的德育体系。该体系包含德育传统、德育教学方法、德育环境构建及德育评价机制方面,注重以文化人,强调知行合一,为当前高校德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两路参观,探访“四大书院”
千年书院弦歌不绝,德育文化延绵不断。8月2日上午,“弦歌不辍、文脉延绵”调研实践队兵分两路,分别前往江西省上饶市鹅湖书院和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展开实地调研,并根据计划于8月4日分别前往白鹿洞书院和石鼓书院。四大书院分散而居,但书院蕴含的德育精神则跨越空间界限,同频共振。实践过程中,两个分队队员持续交流,就不同书院学规学法、道德教育体系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讨论,并不断挖掘实践前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力求实践有心得、交流有共鸣。
(实践队员参观石鼓书院)
座谈交流,畅聊“今日书院”
8月3日下午,江西实践分队来到鹅湖书院,在会客室内与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人民政府党建办公室主任林琴、中国书院学会理事叶正林开展了座谈,围绕“如何发扬推广鹅湖书院德育文化”“如何利用书院重德育教化的优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质量和教育效果”“如何深入挖掘鹅湖书院的德育、旅游、研学价值”等问题,与书院管理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林琴主任指出,镇政府将切实做好培育熟悉书院文化、了解鹅湖书院历史的年轻人才工作,为鹅湖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将深入挖掘鹅湖书院的旅游价值,与书院后方的鹅湖山、鹅湖一体发展,效仿白鹿洞保护开发模式,推动整体融合发展,重获“鹅湖山下稻粱肥”的美誉。中国书院学会理事、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常务理事叶正林对当前发扬鹅湖书院传统文化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指出高校教育需要注重“教学相长”,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注重社会实践,并向实践团队给予期待,希望实践团队能够充分结合鹅湖书院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升书院文化发展、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力度提供学术与宣传支持。会上,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并结合叶主任提供的县志、书院文化论文集和近些年来书院管理者在重振书院精神、发展文旅等方面做出的尝试实绩,对古代书院德育文化的当今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实践队员采访鹅湖书院叶正林主任)
学术碰撞,共谈“德育目标”
8月4日,江西实践分队再次来到鹅湖书院考察,与浙江大学“黄土地计划”实践队相遇,并结合鹅湖书院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友好交流,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深耕书院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的实践决心。当日下午,江西实践分队告别鹅湖镇,前往江西省九江市白鹿洞书院开展调研考察。8月5日,江西实践分队来到白鹿洞书院遇到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小学生及家长。学堂之中白鹿洞前,稚龄儿童朗朗书声。家长介绍,江西省中小学会定期举办暑期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书院传统、捧读儒家经典、感受文化传承魅力。与此同时,湖南实践分队与兰州交通大学杜华伟副教授采用线上访谈的形式就“传统书院道德教育标准”“传统书院道德培育产生的积极作用”“传统书院与当代道德培育目标差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杜华伟副教授认为,古代书院的“学为君子”和当代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拥有一致的终极目标,但是当代的高等教育或者当代的学校教育会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而古代书院相对随性。同时,杜教授也指出,当代高校教育应当吸收书院德育教育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例如过分强调德性修养可能造成伪君子现象、高校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切忌把课程思政变成书本念白,并且指出“因材施教”在当今高校教育实施的困难性与借鉴意义。随后实践队成员对杜教授的研究生进行访谈,以更加全面、深入、多层次、学术化的感知视角探讨书院德育文化与高校教育模式的异同。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们受益匪浅,感悟良多。实践队队员马冀颖认为,中华文脉之所以延绵不绝,是因为中华民族对于教育成材的不懈追求。每一代的教育理念虽有不同,但都是在先贤总结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取其精华。本次实践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金哲老师表示,“让本科生深入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有助于让他们了解社会现状,尤其是重新回到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次调研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让师生共享“课堂”、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社会。”(通讯员 马冀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