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河北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当下,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正如火如荼,面对受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民心”导向,切实以主题教育学习为指导,为重建工作立柱架梁。
与党同向,深思细悟、以知促行,筑实重建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面临纷繁复杂的重建难题,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紧跟党的步伐,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贯穿灾后重建工作始终。要坚决杜绝表面化、碎片化、片面化,要切实以原著、原文、原理为源泉,不断汲取出滋养自身理论沃土的甘泉,以夯实的理论基础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主心骨,筑牢思想依靠,砥砺初心使命的斗志争当为民解难的知心人。
身入心至,俯身倾耳、问情于民,立稳重建之“柱”。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李强总理曾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都是办法,高手在民间。”面对灾后重建工作,受灾群众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办公室里拍脑袋是了解不清也分辨不明的。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才能听清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秉持谦虚的态度去倾听群众的声音,感受群众的冷暖,全心全意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在灾后重建工作当中理清思路、探明方向,从而为群众解决切身、切实的问题。
慎终如始,笃行实干、标本兼治,架牢重建之“梁”。我们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在什么方面不幸福、不满意,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百年苍黄,栉风沐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牢牢的守住人民这一根基和血脉,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在灾后重建工作当中,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要时时刻刻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要有遇到事情“我来办”的主动,遇到困难“我来解”的担当,用真心和真情写好抢险救灾的“后半篇文章”,拨去群众心头的阴霾,留住群众脸上的笑脸。(大桥镇 李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