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稳筑牢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宜黄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教师“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让教师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
10月份,学校青年教师潘婷通过县级选拔赛,成功入围抚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转眼到了11月份,比赛迫在眉睫,可潘老师的课还没有“出炉”,急得她脸上布满愁云,眉头紧锁,情绪低沉。
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党支部组织委员罗秋华同志获悉这一情况,立即找到潘老师,详细询问她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调查清楚情况后,罗秋华同志针对潘老师的“困难”,想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想法只有化为行动,想法才有意义。罗秋华同志首先成立了潘老师备课“帮扶组”,“帮扶组”成员是根据潘老师的教学设计需要选定的,然后对组内成员进行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人:有的负责课件修改、背景图案设计,有的负责道具设计、美化,有的负责网上物品购买,有的负责板贴制作......完成任务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周六一天之内完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帮扶组”成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教师,为防止她们双休日出现松懈拖沓现象,导致在规定时间节点内不能完成所安排的任务,影响整个课的试教进度,罗秋华同志亲自督导,全力推进,为课能在下周一顺利进行试教保驾护航。
好的框架,是一节课的筋骨。为了尽早搭好这节综合实践课的框架,罗秋华同志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学校录播室里对潘老师整堂课教学环节逐一进行谋划,对授课教师语言的表述逐句进行推敲。罗秋华同志花费双休日整整两天休息时间,终于使潘老师这堂综合实践课的框架成形。
好课锋从“磨课”出,精彩缘自“苦磨”来。学校党支部书记叶正龙同志一直认为青年教师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一直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此次,潘婷老师的综合实践课也同样受到叶书记的密切关注。为了使潘老师这堂课达到教学理念新,教学设计巧,教学效果优的特点,学校多次邀请教体局事业服务中心曾胜萍主任前来听课,进行指导。
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终于,11月16日在崇仁县第二小学举行的抚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潘婷老师成绩排名第三,喜获一等奖。
潘老师的个例是实验小学党支部对本学期参加市级非统考科目优质课竞赛教师帮扶的一个缩影。开学至今,抚州市教育体育局陆续举行了9项中小学非统考科目优质课竞赛活动,黄慧燕老师荣获小学书法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成绩排名第一,陈雯薇老师荣获小学劳动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成绩排名第一。
宜黄县实验小学党支部通过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实事,一件件暖心事,让党员从群众中“站”出来,将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不断架稳筑牢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图\文 李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