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虽然解决了多日来压在我心头的一块心病,但你们太不给我面子了,我很不高兴,你们太没人情味了!”11月21日上午,乌苏市老城区南苑新村的李老伯黑着脸,语中带“怒”地对国网奎屯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刘兆新、曾旭升说了这句话。
原来,李老伯今年76岁,子女都住在乌苏新市区,他和72岁的老伴刘阿婆在自家的小院安度晚年。到了晚上,干完农活,一大帮老邻居习惯过来串个门,山南海北地侃着,这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但是,从今年十月份开始,李老伯遇到了一桩烦心事,就是家里经常突然停电。为此,他没少给住在市里面的儿子打电话,奇怪的是每次儿子来了,把漏电保护器开关合上之后,一切便恢复正常,但过几天,停电情况依然再次发生,甚是蹊跷。李老伯的儿子多日来被这个事情折腾得够呛,但查来查去总也找不出故障原因,后来实在没办法,干脆拿起一张烟壳纸,在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贴在电表箱边上,叫李老伯以后遇到停电,就打这个电话。
刘兆新虽然是“90后”,但却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抢修”。自从11月10日第一次接到李老伯的求助电话后,老伯家中用电异常之事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一个星期以来,刘兆新在李老伯家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但每次去,老伯家用电一切正常,无法查找原因。
21日上午,李老伯家里再次跳闸,饱受停电之苦的李老伯急忙掏出手机,拨打电话进行求助,电话那头的刘兆新了解情况后,立即带着服务队员曾旭升再次赶来,这次,他俩决心要彻底解决老人家里的烦心事。在李老伯家里,他们沿着墙壁,仔细检查了屋内线路的各个开关盒和每一盏灯的灯头,由于线路是埋在墙体已有30余年的暗线,加之屋内杂物堆积如山,空间狭窄,光线微弱,排查工作很是艰难。看着李老伯期盼的眼神,刘兆新和曾旭升挨个测试开关与灯头之间的线路,沿着墙壁的走线一寸寸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心翼翼挑开一处疑似有问题的电线后,终于发现了故障。
原来,李老伯的房子建造于30年前了,老房子在早期安装照明灯具时,装修电工不慎将其中一枚钉子钉进了电线的绝缘皮中,但没有触及线芯。因时间长久,加上屋内漏水潮湿,电线长期被水浸湿开始腐烂,生锈的钉子与电线线芯仅隔一毫米不到,与水接触形成了一个导电体,达到一定的湿度后就会漏电跳闸。这种情况会随着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不同而变化,引起老人家中时而用电正常,时而漏电跳闸,尤其是春末夏初气候潮湿,这种状况就会频繁出现。找到问题根源后,刘兆新小心翼翼地将生锈的钉子拔出来,再将损坏的导线进行绝缘化绑扎,历时一个多小时,彻底摘除了压在老人心里三个多月来的一块心病。
在刘兆新、曾旭升检查线路期间,热情的李老伯吩咐老伴煮好了茶,准备让抢修人员忙完以后好好暖暖身子,没想到不管如何拉扯挽留,总是被刘兆新婉言谢绝,并拉上曾旭升赶紧跑了,这让李老伯觉得很没面子,非常“不高兴”。
望着刘兆新、曾旭升渐渐走远的身影,李老伯余气未消,忿忿感慨道:“现在电力站的人咋这么死板,帮老百姓干活,弄得满头是汗,连碗茶都不肯喝,一溜烟就跑了。”(龚成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