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讲堂>正文

小话题大学问!乳腺健康科普:每年一堂“必修课” 今年更新颖

时间:2025-05-15 18:39:0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25 年 5 月 9 日,“华西乳腺癌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启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备受瞩目的四川省第四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众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来自省内12个地市州22家医院的45份参赛作品,大众投票超314万票,分图文组与视频组评选出多个奖项:图文组优秀作品奖8例、卓越作品奖8例、最佳人气奖5例、最佳团队协作奖1例;视频组优秀作品奖5例、卓越作品奖6例、最佳人气奖6例、最佳团队协作奖6例。

这些作品聚焦大众关心的各类乳腺疾病问题,给出了专业解答,内容丰富且极具价值。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专家们的科普世界,看看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知识点。


乳腺癌不可怕,做好“三早”是重点

乳腺癌,被称为威胁着全球女性健康 “粉红杀手” 。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疑惑:“乳腺癌离我到底有多远?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患癌风险?” 早期乳腺癌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许多患者在肿瘤细胞扩散、转移时才就医,从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杜镇鸿在《“粉红杀手” 知多少 乳腺科大夫提醒乳腺癌那些事!》中指出,乳腺癌的早期防治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关键。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都能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其次,定期进行乳腺自查,了解自己乳房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皮肤改变或乳头溢液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检查。此外,乳腺筛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乳腺筛查,对于存在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提前筛查的年龄和增加筛查的频率。

不少人还会问:“乳房偶尔疼一下,是不是得了乳腺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谭秋雯在《乳房疼痛,这些情况要警惕!》中提到,乳房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病理性以及其他因素。当发现乳房不明原因疼痛时,要学会辨别疼痛的类型。如果在自检时出现隔三岔五痛且影响日常生活、疼痛持续不缓解、哺乳时乳房红肿热痛,或者发现乳房及腋窝有明显肿块、乳房皮肤橘皮样变、乳头糜烂、乳头溢液溢血等异常表现,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还有人好奇:“我还年轻,是不是就不用太担心乳腺癌了?” 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静洁在《乳腺癌健康小科普》中建议,20 岁以上女性应每月进行一次自检,35 岁以上女性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 25 岁以上女性,每年要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乳腺检查。广安市人民医院任章霞在《乳房出现了这些情况?快去看医生!》中也强调,一旦发现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突然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或乳房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绵阳市肿瘤医院胡明春在《乳爱守护》中,通过生动的方式介绍了自我检查乳腺疾病的方法,如右手摸左侧、左手按右侧腋窝,自我感觉有无硬块,同时也强调了定期去医院做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的重要性。


乳腺癌患者怎么吃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饮食方面的困惑也不少。

“螃蟹性寒,乳腺癌患者能吃吗?月饼糖分高,是不是也不能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婷在《螃蟹在左,月饼在右,乳腺癌患者真的不必纠结!》中解答了患者常见的饮食疑问。她指出,螃蟹富含营养,但对于肠胃功能较弱或身体敏感的患者,食用时可能需谨慎。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在保证螃蟹新鲜和正确烹饪的前提下,适量食用是可行的;若合并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肝胆疾病等,最好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食用。还有人疑惑:“月饼糖分那么高,能吃吗?” 月饼糖分和油脂含量较高,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食用可能会加重血糖问题,且肥胖不利于患者康复,建议选择低糖、低脂月饼,并控制食用量。

在《乳腺癌患者年夜饭饮食红黑榜?华西专家说只有 2 个东西建议你不要碰!》中,罗婷进一步明确了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原则。要控制饮食量,三餐八分饱;远离烟酒,尽量避免高脂肪、烟熏、油炸、高糖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还有患者好奇:“我平时就爱喝咖啡,得了乳腺癌还能喝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钟晓蓉在《你们追问不止的咖啡与乳腺癌,解答来了!》中提到,研究表明喝咖啡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也没有证据证实喝咖啡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对乳腺癌生存有益。建议患者选择优质咖啡豆冲泡,可添加低脂牛奶,避免添加糖、糖浆、奶油、咖啡伴侣,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 300mg,相当于不超过 2 个标准杯的美式咖啡。

广安市人民医院杨蕙嘉在《“夏日炎炎,乳腺癌患者生活指南》中指出,乳腺癌患者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鱼、蛋、豆类等食物,摄入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细胞,同时要遵循低脂肪低糖饮食原则,避免过度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忌烟酒,以及蜂王浆和某些含雌激素的中药材。


乳腺癌治疗那些事

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往往充满担忧和疑问:“手术切除了肿瘤,是不是就彻底好了?化疗真的很痛苦,能不能不做?”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臣昊在《常见乳腺疾病概述》中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有手术和放疗,手术是最常见的局部治疗方式,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等,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分期。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杀死或损伤癌细胞,常用于手术后辅助治疗,减少复发风险,也可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全身治疗则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解救化疗,不同阶段的化疗目的不同。内分泌治疗针对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等进行治疗,绝经前和绝经后药物选择不同。靶向治疗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 - 2)等,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免疫治疗则针对 PD - 1/PD - L1 进行治疗。

患者在复查时也有很多困惑:“每次复查都要做那么多检查吗?太麻烦了,能不能少做几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们也针对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科普。罗婷在《华西专家说:这些谣言你千万别信...》中提醒患者,复查项目是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评估后开具的,不要陷入 “检查最好都做才能达到监测目的” 的误区,要遵医嘱进行复查。

钟晓蓉在《乳腺癌患者如何随访复查?》中强调了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术后 2 年内每 3 个月随访 1 次,3 - 5 年每 6 个月随访 1 次,5 年以上每年随访 1 次,直至终身;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复查项目包括乳腺自检、专科查体、血液检查、乳腺彩超等多种检查,不同情况的患者会有不同的检查组合。

对于手术治疗,也有患者心存侥幸:“我手术做完了,感觉挺好的,后续治疗能不能不做了?” 罗婷在《乳腺癌不要紧?手术切除就万事大吉了》中明确指出,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手术切除局部肿瘤并不意味着肿瘤细胞完全清除,大部分患者仍需接受系统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以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化疗过程中,“升白针” 也是患者经常讨论的话题:“听说化疗要打‘升白针’,这个针有必要打吗?会不会有副作用?” 贺萍在《千万莫当 “咬卵犟”,这种针该打的时候一定要打!》中介绍了乳腺癌化疗中 “升白针” 的相关知识。“升白针” 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产生白细胞。短效升白针在白细胞中度以上降低时使用,长效升白针用于预防性治疗,在化疗结束后的 24 - 48 小时注射。不是所有白细胞降低的患者都需要打 “升白针”,要根据化疗药物和患者身体情况判断。“升白针” 可能会引起骨痛,一般停药后会逐渐缓解,疼痛难忍时可与医生沟通使用镇痛药。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沈碧玉的《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操》介绍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运动,如握拳运动、手腕运动等,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防止瘢痕粘连,恢复患肢功能。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绪娟、王汝晋、王莹在《乳腺癌患者的骨健康管理》中提醒,长期服用抗癌药物的患者更容易骨质疏松,需要补充钙剂或维生素 D,若诊断为低骨量或骨质疏松,需每半年进行一次抗骨吸收抑制剂的注射。


上一届闪闪亮,新一届等你来

四川省第四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取得了显著成果,众多专家通过参赛作品,将专业的乳腺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提高了人们对乳腺癌的认知和防治意识。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专家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心创作,也离不开大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此次大赛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对生命健康的守护。

如今,四川省第五届乳腺健康科普大赛已经开启作品征集。我们诚挚邀请各位专家继续踊跃参与,发挥专业优势,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科普作品。让我们携手共进,将乳腺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为守护大众健康贡献力量,在这场科普接力赛中,续写乳腺健康科普事业的新篇章!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